江山实验小学校长杨根法:坚持12年每天迎接学生 校门口也是讲台

2020-09-10 11:17:17  来源:  
编者按: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庆祝第36个教师节,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走访了浙江的三位优秀教师。他们或潜心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或连续12年在校门口迎接学生,或坚守特殊教育32年。让我们走近他们的教育人生,倾听他们的育人故事;让我们对所有的教师说一声:节日快乐! 

新学期,杨根法校长和往常一样站在江山实验小学校门口迎接学生。

“杨校长早上好!”孩子们向杨根法敬礼致敬。“早上好!”杨根法向其中一个孩子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身边来,孩子挤了过去。杨根法蹲下身,将孩子校服的纽扣扣好,“这样看起来不错,很精神!”

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12年。从2009年至今,只要学校上课,他都会在校门口迎接学生。除了坚持 “站岗”,他还将数不尽的教育故事写成教育随笔,如今已有十万余字,并带领学校托管了十多所薄弱学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天打招呼1500次

每一个跨进校门的孩子们都热情地和杨根法打着招呼,亲切如老朋友。

双胞胎兄弟郑修齐和郑思齐现在是四年级学生,杨根法每次看到他们,总是有意抬高手臂和他们击掌。这里面藏着杨根法的“小心思”:兄弟俩从一年级开始就比同龄孩子稍胖些,他便刻意不断抬高手臂和孩子击掌,让孩子在蹦跳中运动起来。

“现在学校有1700多名学生,每天和我进门打招呼的都超过1500人,虽然有点累,但我早就习惯了。”杨根法感慨。

初次站校门口,是在2009年,当时杨根法还是江山市城东小学校长。学校的大门刚建造好,他本意是想感受下学校从此有了大门的喜悦,但当看着孩子们有说有笑地跨进校门,他体会到一种坐在办公室未曾体会到的幸福感。他决定每天早晨要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的到来。这样一坚持,连自己都没想到,居然已经12年。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岁月记录下了他与学生的每一次温情互动。除了精神上的获得感,杨根法还收获了不少。“在校门口站得久了,让我更加靠近学生和家长。”看到不少学生是由爷爷奶奶接送,杨根法了解到很多父母都是上班族,上下班时间与上学放学时间有冲突,就产生了“学校能不能放学后接管孩子一段时间”的想法。这个想法也与江山市教育局的计划不谋而合,直接推动了江山“四点钟学校”的全面启动。

请输入图片描述

走到哪记到哪

除了每天早晨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杨根法还有个习惯,就是走到哪记到哪。来不及用纸笔写下的,就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关键词,等静下来就开始整理思路,写成教育随笔。如今他的随笔已有十万余字。

“心安之处,是课堂。”这是杨根法在随笔中写下的一句话,也是他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的教育初心,“教育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一个一个孩子成长了,你的内心也在成长。孩子每天都在变化,这是对我最大的吸引力。”

校园里的温情故事、教育中的美好感动和点滴反思,都是他的写作灵感。

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有位教师说校长很忙,等了三回才等到校长签字。这位教师签完字后还真诚地道谢:“校长你很忙,我等你是应该的,谢谢你啊!”杨根法心中刚开始升腾出的一阵暖意很快被惭愧冲刷得一干二净,于是写下一篇文章——《校长,别再对老师说你很忙》。

文中,杨根法反思,“我到底在忙什么?”又思及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提到的:“会者不忙”。杨根法领悟到,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灵魂需要智慧方能张弛有度。在之后的工作中,他总是遇事反思、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学校的一切工作,梳理得有条不紊。

让城乡小学“结对子”

在做好本校管理工作的同时,杨根法还不遗余力地发挥光和热,积极“传帮带教”。

2018年,江山市教育局实行新一轮的城乡集团办学,并将重心放在了“城乡同步课堂”上。杨根法带领学校,在浙江省率先试行同步课堂。

江山实验小学与江山市保安小学,两所相隔百里的学校结对,两校教师开始了同步课堂的尝试。几节英语课后,江山实小的英语教研组发现,保安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提问时,总是低下头逃避老师的目光。

为了提高孩子的自信,杨根法召集学校所有英语老师,提出解决方案。江山实小的英语老师和外教一起去保安小学上课,让保安小学成为主课堂。

“那是孩子们第一次上外教课,别提有多兴奋了。”江山市保安小学校长龚友玉想到孩子们上课时全情投入的表情,开心不已。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的课程设置、校内的基础设施都在慢慢发生改变。

除了保安小学,在几年时间里,杨根法还促成了十多所学校的结对加盟,让每一所参与的学校都特色十足。通过网络,他还将学校之间的“同步研修”以及特级教师的优质讲座,分享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省沐川幸福小学。

“能得到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认同,我会一直站下去、写下去、走下去。”杨根法说。

作者:   编辑: 于山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