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记者在衢化医院见到了余江源。新婚不久的他,刚刚和妻子曾小倩在医院度过两人婚后的第一个春节。
余江源和曾小倩去年10月刚结的婚,两人都是“90后”,一个是内分泌科的医生,一个是心血管内科的护士。原本两人打算回余江源的老家过春节,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展开,1月21日,余江源于被抽调去了人手最为紧张的发热门诊。
农历正月二十九,满身疲惫的余江源正在交接班,忽然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发热门诊,虽然戴着口罩,却是那样熟悉,“你怎么也来了!”夫妻两人在抗“疫”战场不期而遇,意外又惊喜。
原来,是曹小倩主动要求到压力激增的发热门诊顶班。
“当然不希望她有一丝风险。”余江源腼腆地说,但看到妻子瞒着他,默默用行动诠释着夫妻同心,让他倍感欣慰。
余江源的老家在江山市上余镇。怕父母担心,他没和家里提起不能回家过年的真正原因。父母隐约猜到些什么,反复叮嘱他们注意自我防护,安心上班,不必担心家里。
“我想过很多种和余江源一起过年的方式,提前调班调休,费了很多心思,真没想到最后是在医院上夜班。”曹小倩笑着说,目前,她已经回到原来的科室上班,但如果有需求,她照样会顶上,“我们有个相同的想法,职责摆在这里,总要有人上的。”
一句朴素的“总要有人上的”,道出了多少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我市多家医院,都有不少在疫情中双双上战场的医护“夫妻档”。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应急病房改造现场,总务处处长姜洪峰当起了“泥水工”“木匠工”,妻子沈红艳和医院感染管理处的同事一起,每天深入临床一线,承担起防控知识培训和院感防护指导的重任。
这些医护夫妻把大量时间都奉献在抗“疫”一线,虽然同在一个单位,却相见甚少。也许,在他们眼里,最幸福的事远远看上一眼,打个招呼,说声“原来你也在这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