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想吃点健康的好东西,但优质的农产品价格不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上。
如果能将新鲜、健康的农产品通过网络直接送到家里,既享受更实在的价格,又省去来回买卖的折腾,是多么两全其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杭州把“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列为十件实事之一,打算把100家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和农村网店集合在一个平台上,既帮助农民增收,又丰富城里人的生活。昨天下午,政协举行“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之都建设”专题会议,委员们集中讨论的,就是怎么把新鲜、健康、便宜的农产品,尽快地摆上我们的餐桌。
网络吆喝农产品
销售每年长
现在,不少人都通过淘宝网买农产品,鼠标点点,桂林酸笋、四川腊肉、东北榛子,只要装在购物车里,总能翻山越岭地抵达。
农林界别委员、杭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唐建明说,“据淘宝网最近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农村网店数163万个,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1004万个,交易额约200亿元。
“目前农业企业的电子销售模式主要有4种——自建网站,利用网络营销手段推进自身品牌的提升和产品销售;利用行业网站,第三方平台等,通过网络信息发布,促进产品的销售;通过网络订单模式,直接将生鲜蔬菜送到家;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一号店、卓越网)参与网络交易,销售当地农特产品等。”
唐建明说:“电子商务,让农产品的销售多了千千万万条路,不再受地域、渠道等的限制,走访调查发现,不少企业的网络销售年增长50%以上。”
比如,萧山的全球花木网2011年网络交易额达15亿元,杭州忆江南茶叶有限公司2010年下半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当年实现销售500万元,2012年超过了1000万元。
网上买的农产品
也要能追溯到“出身”
但农产品种类非常多,保鲜和物流的要求各不相同。山核桃常温流通就好,像三文鱼等新鲜产品,就需要更专业的冷藏物流。
农林界别委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刘东红说,“如何进行分类,用更专业的物流技术,让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是未来农业电子商务能走多远的关键。”
刘东红建议,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应设立一个类似菜场农产品质量的追溯平台,不定期检测,定期发布每样农产品的信息,信息中要写清营养成分,还要写清产品从哪里来。
上班前在微信上点菜
下班时能收到就好了
科技界别委员、浙江铭炎实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清,是位80后。
“平时我基本不去超市,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在杨清的手机上,安装着“淘宝网”等App应用。
杨清说,“更多的人习惯利用零碎的时间,搞定生活的琐事。而通过手机就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年轻人很需要。”
“现在微信用户已达3亿多人群,如果在微信上也能实现和电子商户点对点,就像叫外卖一样,就更理想了。”杨清认为,这完全有可能实现。“以后,我晚上想吃蘑菇,早上在微信里喊一声,也许下班回家就到了。”
杨清建议,农业电子商务想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也要学会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通过App客户端,营销自己的产品,这样既减少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做广告宣传品牌的成本,人们在采购时,也能享受到“忙里偷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