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四名游客登上不文明记录黑名单 将被“拉黑”10年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5-11 09:05:34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两年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了,但“旅途中”的不文明行为也不少。

  五一期间我们就相继看到了“摸死自然博物馆海星”,“胸袭华清池杨贵妃”,还有“坐在红军雕像头上拍照”的荒唐事儿。估计,很多人看到这种不文明行为都想大喝一声“这还有没有人管啦?”您别着急,真有人管,而且还有一份“黑名单”,等着这些不守规矩的人。上个月,国家旅游局开始实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就这个礼拜,第一批登上不文明记录黑名单的四位游客被公示出来。

  是应该好好晒晒他们丑态,但“黑名单”能给这些不文明游客什么具体的惩戒?今后他们的出行真的会受此影响吗?

  有句老话叫“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但越不让“上手儿”吧,越让有的人心痒痒。您拿咱出去旅游来说,有的景点可以让游客摸一摸石像的头,讨个吉祥,但也有大量景观是您只能用眼睛欣赏,不能用手触摸的。上个月刚刚开张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就已经有海星被乱手“摸死”。无独有偶,西安华清池景区内贵妃出浴雕像也遭到游客袭胸,工作人员上前制止时,这位不懂事儿的游客竟然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花钱进来为什么不能摸”。别说,您还真就不能摸了。这礼拜刚刚公布的游客不文明行为黑榜单上,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的陕西人李文春,就被列入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而且这一拉黑就是10年。对此,负责游客管理的旅行社和景区自然拍手叫好。去年年底,目睹了“滚水泼空姐”的事件的南京某旅行社负责人雷先生就表示违法成本的提高必然会让游客的行为更为谨慎。

  雷先生:如果信用体系建立的话,之后出去玩,你的信用、贷款有影响的话,他都会考虑这个问题。上次那个泰国的事情出来之后,我们在出团通知书上都交代过对境外不文明的情况,一般导游都会说的。这样子对客人就是有法律依据了嘛。

  但令人尴尬的是,据说上了黑榜的“滚水泼空姐”主角王先生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看到国家旅游局网站公布的信息,但到目前为止,这对他的生活没有影响。他说:“从泰国回来,我就去了韩国。大不了不跟团,自由行就是了。”旅行社是不是有权利去拒绝这些上了黑名单的顾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必须要把他们拒之门外,似乎也未必。

  中青旅质检合规部总监李广:是否拒绝目前从我们暂行规定包括从黑名单的公布来看并没有一个很详细很具体的说法,主要还是看从企业的角度,这种上了黑名单的游客是否还会继续出现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可能性会有多大,这种决定权还是看企业的。企业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因为法律或暂行办法没有明确的说明。

  可能有人会问,上了黑名单,自由行照走,是否拒绝还要看旅行社的“心情”,这种惩戒力度是不是太小了。对此旅游专家刘思敏表示,向近邻韩国那样限制出境的“激烈做法”在我国实施存在法律困境。

  刘思敏: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它实际上可能算是一个尺度吧。它的震慑的作用可能会大于惩戒的意义,但是在管理办法制定之前以及制定过程中,很多人呼吁要像邻国韩国一样借鉴限制出境这样的处理办法,为什么没有这个管理办法?因为目前约束旅游者的行为只有一部旅游法,旅游法虽然规定了旅游者要有文明旅游的义务,但是旅游法没有给他规定相应的明晰的可操作的处罚的条款。

  中青旅质检合规部总监李广进一步解释,目前暂行规定还没有长出“制裁牙齿”,也是主管部门出于不侵犯公民个人权益,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

  李广:目前这个暂行规定,它的法律位级比较低,作为国家旅游局一个部委层面出台的部门规章,它本身其实在司法层面只是判决的参考,而不是会被直接适用的,其实也是行政机关或者说是旅游主管部门基于依法行政的考虑,才没有在这种部门的行政规章上做出禁止性的剥夺公民权利的规定,因为做出剥夺公民权利的规定可能是要全国人大从法律层面上去制定的。

  事实上,黑名单的设立在未来应该和整个征信系统互联,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在今年年初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就透露了旅游主管部门和航空、酒店等相关行业联动的初步设想。

  李金:同时与航空、旅游饭店等联动。你不联动,这个记录建立起来有什么用呢?对他们而言毫无约束。记录建立之后就是要让航空公司在我这个记录期内,你要审慎的给他买票,是不是让他坐你的航班。所以我们要加强这个记录的权威性有效性。

  正式出炉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提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一旦形成,必要时会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通报。从通报到挂钩,从“必要时说明”到“说明什么时必要”,让黑名单真正拥有震慑力,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记者张闻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