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市委、市政府发出“三改一拆”治污治堵百日攻坚动员令后,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以切实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着力提升衢州城市品位和市民的幸福指数。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百日攻坚专项工作透视”系列报道,深度剖析各个专项的背景与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整治工作鼓与呼。
10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三改一拆’治污治堵百日攻坚动员会”,会上部署了新十大专项行动。作为城市治堵重要内容的“四小车”治理成为攻坚项。
方便自己乱了交通的“四小车”
“四小车”包括残疾人三轮机动车、三轮机动车(包括电动燃油以及燃油助力车)、四轮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对于这“四小车”,绝大多数市民的印象是:行驶时肆意横行抢行猛拐,不行驶时乱停乱放。违规运营和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四小车”,在方便骑行者的同时,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城市交通秩序,成为城市道路的添堵者。
“开车在路上,遇到电瓶车、三轮车都要特别小心。”市民钟先生说,三轮电瓶车常占着机动车道,开车最好远离他们,真要撞到,处理起来又麻烦。另外,电动车、电瓶三轮车、残疾人机动三轮车等,会冷不丁窜入道路,非常危险。
记者在市区荷四路与荷花中路路口观察过往车辆,发现一些残疾人三轮机动车驶出路口时,即便遇到红灯,只要没看见车,就直接过路口。据市交警支队统计,城市道路内,机动车守法率已经达到了98%,但是“四小车”守法率却不足50%,在大部分交通事故中,都可以看到“四小车”的身影。另从柯城交警大队了解到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辖区内8000余起交通事故中,80%以上的事故都由非机动车引起,其中大部分是“四小车”。
要解决的不仅仅是驾驶行为
如果说,“四小车”驾驶者淡薄的交通法律意识给交通秩序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干扰了正常的交通,那么“四小车”本身存在的缺陷,如无证无牌无保险等,则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市交警支队安秩大队大队长姚新华说,三轮摩托车和电瓶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四轮电动车普遍存在没有牌照、没有保险的情况,其中也存在非法营运的行为。
10月25日上午,记者在市长途客运站门口看见,残疾人三轮机动车在人行道上排成一排等候客人。每当有人路过时,车主就上前搭讪:“要坐车吗?”
而据市残联相关人士介绍,残疾人三轮机动车本属下肢残疾人士的代步工具。目前,市本级有148辆残疾人机动三轮车,其车主经过市残联的培训并统一编号。在这批车背后,记者看见白色的油漆在绿色底上漆着“衢残X号”字样。据悉,这种编号也有被模仿套号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活跃在市区、以营运为主的残疾人三轮机动车超过300辆。大部分残疾人三轮机动车超负荷运转,车况差、尾气重、隐患多,不符合营运标准,载客、不文明服务现象常常发生,市民投诉率高。而在驾驶残疾人三轮机动车中,更不乏一些健全人。
从杭州坐快客到衢州的陈先生,刚出站就看见一排绿色的三轮车,他对车上牛皮癣似的广告很反感,“这样的小广告,在城里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却贴在三轮车上,成为流动的牛皮癣。”
近年出现的只适用于景区、厂区等内部使用的电动四轮车,却很多在城区机动车、非机动车道上肆意行驶。这些车大多没有规范的质检证,办不了正式机动车牌照,买不了交强险,行驶在马路上,无论是安全隐患还是城市添堵指数都非常高。
对“四小车”要治标更要治本
“对于‘四小车’,其中涉及非法的,应该全部取缔。”市民张先生认为,非法车能上路不仅仅是交通安全问题,其实也是对证照齐全车辆的不公平,应该坚决取缔,并严格管理以免反弹,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四小车”中,包括无牌无证的二轮燃油助力车、电动四轮车,非法运营载客的机动三轮车,均应在取缔范围。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对于残疾人机动三轮车的治理理念,是退出营运市场,回归纯粹的下肢残疾者代步工具。当然,相关人士也认为,在治理中,政府还需要考虑残疾人的生活,解决残疾人车主的后顾之忧。
在采访中,一位市民说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城市交通:“各类非法车辆销声匿迹,货运机动三轮车规范管理,实行限时限区域通行。电动车的驾驶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为美丽衢城在最美交通建设上添画一道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