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传承发展遇现实之囧 传承文化基因,高校责无旁贷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9-29 10:04:58

 

  关怀:保护要做到细致和深处

  记者: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中,会遇到很多无奈的现象,您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件是什么?

  单德启:最无奈的当然是追求“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某些领导的干预甚至行政命令。还有就是搭这类“班车”牟利的、只追求利润而不讲社会功德和责任的开发商、投资商。在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发掘中,高校的老师、学者不应该去掺和那些打着保护或者利用之名,实为破坏传统的错误行动,至少不去做一些违背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事。

  方潜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安徽建筑大学每年会组织学生去徽州进行古建筑测绘。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和旅游、商业开发的快速发展,无序拆迁、无章改造逐渐多了起来。我曾亲眼看到一栋房子被拆除后,主要木料构件装了一大车,买家付了3000元就拉走了。近年来,虽然徽州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多人只关注古建筑“现在越来越值钱了”,但对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却缺乏认同。

  黄显怀:安徽建筑大学在承担外边溪改造的过程中,遇到古建群中有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层居民楼,突兀地立在其中极不协调。由于不愿拆迁,怎样创造性地改造这栋后历史建筑成为我们的难题。说到底,民居古建的保护,是人居环境的改善,要做在细致和深处,体现人文关怀。

  卞利:高校在服务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经常会陷入十分尴尬的状态,这就是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高校人文学科的学者,对蕴藏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建筑提出保护建议时,往往会遇到地方政府追求GDP指标的阻力,甚至被认为是给地方政府添乱。最深刻的事件是成龙购买的整幢徽派民居却捐赠给了新加坡。

  技术:用创新思维“活化”传统文化

  记者:任何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利用需要技术,高校在提供技术支持时,应投入怎样的力量?

  单德启:高校在为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利用提供技术时,更应该在优化思维模式和创新思维的指导下,提供那些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应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技术,比如新材料、新结构、新的保护和利用管理模式,等等。

  方潜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为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校主持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依托正在实施的徽州“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以古建筑的布局优化、保护利用和传承为目标,将攻克污水处理、彩绘防风化脱落、采光通风以及防火、防潮、防虫处理等十多项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

  王小斌:高校应鼓励专业学者认真研究自己所在地域的有特色的历史村镇及文化遗产,发掘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同时与当代生活需求及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古为今用。同时,在技术、工艺构造等方面,要和当地的工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积极合作。

  超越: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态度

  记者:随着社会对公共文化遗址的越来越多关注,社会文明要求也随之广阔,复兴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充满复杂性与艰巨性,如何超越研究的本身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卫道者和传播者?

  单德启:当今的领导人一再呼吁追寻“中国梦”,就是说要有中国人的理想,即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文化大家林徽因先生70多年前就古建文化保护工作留下一段名言:“中国架构制即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是需要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均可不用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的可能,便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林徽因先生高瞻远瞩地达到了自信、自觉、自强的境界。

  方潜生: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就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王小斌:首先,端正思想和研究的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任何历史研究都是“当代史”的研究,要活化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其次,学术研究是长期而寂寞的事,不要用文化研究做幌子,来“沽名钓誉”,要以“十年磨一剑”的态度来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研究者。

  万国庆:研究成果要成为普及性读物,在高校、党校、职业学校等各类学习、培训场所及主流媒体、网站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的阵地。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