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教育部出台《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新华社图
“马上就开学了,紧接着就是中秋、教师节,身边的家长都在准备礼品了,我到底要不要送?”开学在即,不少中小学、幼儿园新生的家长陷入焦虑,生怕没送礼让孩子被老师区别对待。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学校对老师都有明文规定,将“不收受学生礼品礼金”列为底线。有些学校甚至拒收学生家长送的鲜花,也有老师手写长信劝说家长勿送礼、放宽心。
家长:不送礼怕孩子被区别对待
2014年7月中旬,教育部出台《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划出6条“红线”。其中第一条就是“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8月26日,教育部强调,当前正值秋季开学,中秋、国庆即将来临,要抓住这些重要时间节点,发信号、用狠劲、出实招,坚决纠正“四风”。要求将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和《规定》执行情况纳入秋季开学检查重要内容,监督全体教师自觉拒收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但是教育部接二连三发文未能完全安抚到家长们焦虑的心。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发现,仍有不少家长抱着“红包必须送”的心态。
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送的目的并不是希望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如果大家都送,就我们不送,有可能会被老师记住,受到不公平对待。”
一位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袁女士甚至认为,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送礼,“如果孩子很乖巧,成绩很好,那么就没有必要送礼,但是如果孩子经常惹祸,常常让老师费心,那么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沟通一下,适当送点礼物,表达一下抱歉的心情。”
而教师节俨然也成了商家“赚一笔”的好时节。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教师节礼品”,跳出了5.3万件商品。其中销量最高的是“金康乃馨24k金箔玫瑰花金玫瑰”,月销量高达近5000件,价格从58-188元不等。
校长:收礼记入档案影响评职称
作为“2014年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之一,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小学罗丽惠对待送礼的家长则有自己的“妙招”。她告诉记者,她带一年级新生班的时候,确实有一些焦虑的家长会悄悄送来礼品卡,“收到礼品卡后,我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给每位家长写一封有针对性的长信,然后把卡夹在信中,让孩子带回给家长。”罗丽惠说,”在信中,我首先表达谢意,然后请家长放宽心,千万不要焦虑,老师虽然不收礼物,但孩子在我的班级中一定能健康成长。孩子有任何问题,老师一定会跟家长及时沟通。”
罗丽惠表示,家长在收到长信后,一般都不会再送礼品。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在看到老师对待孩子的耐心和一视同仁后,基本上已没有家长再来送礼。
“其实,在我们老师看来,家长多送一张卡,还不如能多花点时间陪伴、教育孩子,把家长的工作做到位,这才是最让老师感激家长的行为。”罗丽惠说。
上海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表示,该校在制定的《教师教学制度处理条例》中,“收红包”属于一级教学事故,如果触犯该条例,教师的评优、职称评定均会受到影响,并记入教师档案。
“同时我还规定,老师连鲜花都不能收。每到教师节,我们会联合城管,将校门口卖花的摊贩清走,以防家长被小贩忽悠买花。即便是不昂贵的如笔筒之类的礼物我们都不允许收受,只能接受孩子自己画的画、字或者亲自制作的贺卡等。”吴蓉瑾说。
吴蓉瑾表示,为防止学生送礼,学校开学后会在大礼堂摆摊,为孩子准备好卡片、废布、豆子、树叶等,让学生现场动手给老师做一张教师卡。制作完毕后投入学校的“温馨邮局”,教师节当天会递送到老师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