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舆论认识房价
舆论是带有某些利益倾向的一群人,一些机构,一些媒介,他们集中基于利益点而进行的诉求。舆论只是利益阶层,关注人群,政策解读,责任表现,不代表最终结论,即使预测非常准确,也只是阶段性准确。
事实上,买房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地段与价格,地段决定部分价格,地段决定你的选择范围,而价格内容更多取决于你的购买力,以及谈价水平。
从舆论买房会导致房价暴涨,也可能导致购买失望,因为你根据舆论判断市场以后必然存在一种追涨心态,再加上担心自己选中的房子没有了。本质上说,买房也就是个看菜吃饭的事。
四对政策的理解着眼于短期利好
政策对买房人的影响是均衡的,不会发生偏颇,如果买房人着眼于短期的理解,反而助涨了市场的泡沫性过热。
比如预期降息,比如偏重于开发商的一些政策频繁出台,比如放宽管制的信息不断释放,其实这些政策,冷处理比较好,开发商喜欢抓住这些利好进行涨价营销,消费者当然应该冷却为妙。
政策的影响为什么是均衡的呢.因为我国房子的产权是有限的,使用年限受限,并且交易容易受政策的限制,而在其有限的年限当中,买房人的总支付是一样的,就比如降低首付的政策,只是让你在买房时间上更快了,但你为房子支付的总款不会下降。
再比如降息,你现在看来是减少了支出,但未来还面临加息的可能,而在降息周期谁也不会选择固定房贷。
五为贪小便宜将市政远景规划当作现实来理解
许多普通消费买房人,喜欢贪小便宜,比如以为远郊房一定比近郊房便宜,因此选择的时候,将视野固定在便宜上,对于房子的性价比,比如配套不成熟,地段受影响,容易将远景规划当做现实。
这是在麻醉自己,远郊房的特点是,地价低,建筑成本差不多,相对营销费用反而高于市内,因此售价当中的冤枉钱还多些。并且开发商承诺的许多宣传性配套,有赖于后期政府的财政与规划实施。
因此对于购买这类房子,不要用总价来比较,可能将节约金额与面积缩小进行对比,比如手握总款拟购80万的房子,远郊可能达到100平,在成熟地带可能只能买70平,但后者即买即用,显然,如果仔细选择,30平的多余面积,可能在格局上是一致的,都可能是两居,对于购买力有限的业主来说,选择小而成熟的当然是理想的结果,从投资功能来看,也是后者优于前者。
在营销上,远郊房的营销核武器就是价格,如果没有价格优势,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