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黑诊所转正”路难走 浙江探索打击无证医疗新模式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19 08:32:36

  鹿城区第一家“转正的黑诊所”——惠明牙科诊所

  今年5月份,浙江在线曝光了杭州市多个城乡结合部存在数百家无证无照“黑诊所”非法行医的现象。但事实上,这样的"黑诊所"在全省的11市都普遍存在。

  民生系列调查:泛滥的黑诊所

  ①杭州萧山区“黑诊所”扎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无所不包

  ②杭州萧山聚集上百家“黑诊所”卫生局长带队查处非法行医

  ③杭州大量“黑诊所”聚集在城乡结合部每月打击却屡禁不绝

  ④杭州大规模打击非法行医一天取缔30余家“黑诊所”

  ⑤乱开药、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近七年无证行医致浙江290人伤亡

  ⑥温州鹿城整治非法行医有新招打击黑诊所需疏堵结合

  ⑦“黑诊所转正”路难走浙江探索打击无证医疗新模式

  7月18日,浙江省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现场会在温州市召开,来自全省的各市、县(区)总结和分享各地打击两非专项行动的经验。

   7年共造成290人伤亡

  "黑诊所"聚集城乡结合部

  根据此前浙江在线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这些“黑诊所”大量聚集在城乡结合部。看病的“医生”没有行医资格,售出的药品没有正规来源,场所内没有消毒设备,卫生条件远远达不到医疗机构的标准。患者在这样的诊所就医,常遭遇误诊、漏诊、错治,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根据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提供的资料,从2007年以来,无证行医至少导致全省290人伤亡。乱治病、乱开药、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成为黑诊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此,浙江全省各市共成立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88个,召开联席会议148次,专项研讨整治工作。

  探索疏堵结合新模式

  温州鹿城突破医疗机构申办限制

  在打击无证“黑诊所”的工作中,温州市鹿城区一直都是全省的典型。2011年至今,鹿城区取缔无证诊所2119家次,没收药品器械3500件,销毁广告灯箱1400余个,立案609起,罚款335.8万元,判刑61人。

  除了取缔和处罚以外,鹿城区还注意疏堵结合,取消申办医疗机构的户籍限制,并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企业”、打造“20分钟医疗圈”的新模式。

  记者走访了温州市鹿城区第一家由外省籍医务工作者申办的医疗机构,“惠明牙科诊所”。

  35岁的陈惠明是这家诊所的主人。因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无奈之下开起“黑诊所”。和其他“黑诊所”的医生一样,陈惠明也常与执法人员“打游击”。当问及一共被查处了多少次,他说,“好多好多次嘞,我也记不清了……”

  在陈惠明被查处“记不清”多少次之后,温州市放开申请医疗机构的户籍限制,他申办了相关的证照,开起了自己的小诊所,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现在,陈惠明拥有了一间敞亮的门店,收入也非法行医时翻了多倍。最重要的是,他终于不再需要与监察人员打游击、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无证医疗机构“转正”路不好走

  消灭“黑诊所”还要从根源着手

  无证医疗机构存在的背后是大量的市场需求,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以温州鹿城区为例,该区的外来人口有86万,这些来自安徽、福建、河南、江西等省份的务工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低,收入低。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将原籍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带到浙江,但无法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对于他们而言,看病是很大的花销。最终,很多人选择到无证机构就医。

  对低价医疗的需求,给“黑诊所”提供了市场。虽然打造了20分钟就医圈,但对没有医保,也无法在浙江享受原省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外来人员来说,看病仍然“非常昂贵”。

  在“黑诊所供应端”的治理上,温州放开了申办医疗机构的户籍限制,旨在引导无证医疗机构“转正”。

  但据记者了解,鹿城区11家由外来人员开办的诊所,有10家是由已经具备申请资格的外省人员开办的,而真正由曾经的“黑诊所”转正的只有“惠明牙科诊所”一家。

  究其原因,大部分“黑诊所”的从业人员都不具备行医资格。而过低的文化程度,也让他们在相关资质的获取上难以过关。

  “无证诊所转正”的想法美好,实践的路却还难。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丁波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