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摄制组来到了开化,要拍摄青蛳。
为了要拍摄开化优良的生态环境,摄制组提出要拍摄开化美丽的风光,经过商定,就拍摄位于县城北部的钟山云海。
拍摄钟山,我比较熟悉,根据几十次的登山经验,由我负责带路并寻找最佳拍摄点。凌晨3点半,一行队伍出发。
摄制组中的摄像师郑毅是个高个小伙,北京人,一问年纪,才三十出头。黝黑的皮肤,满脸的痘痘坑,就是这样一位走南闯北饱经风霜的摄像师,《故宫100》、《颐和园》等我国大型的记录片都出自他的手里。
电影级的摄像机,重达三十多公斤的三脚架,还有装满镜头的一个大铁箱。郑毅和他的两位摄像助理呼哧呼哧将它们扛上钟山。中途休息的当儿,大家挥汗如雨。
到了钟山山顶的废弃的电信基站,梦想中的场面果然出现。绵延巍峨的群山在晨雾的怀抱下时隐时现,初升的太阳犹如蛋黄,一点点在天空的大碗里慢慢呈现。
“太美了!”郑毅大叫了一声。随之而来的是架好脚架,调整好机位,换好镜头,目不转睛将钟山云海美景一一摄录。约摸半小时拍摄完毕。拍摄完美景,在下山的路上,问起郑毅拍了半个多小时,能用个10分钟吧,郑摄像头都没回甩了一句,“就山顶云海啊,没有呢,三秒。”
8时30分,夏日刺热的阳光让人无法躲藏。在芹南菜市场,我们准备拍摄卖青蛳场景,余云山负责摸青蛳,他妻子则在市场里售卖。
为了能让女业主不紧张,美女导演胡博把片场监视器放置到了距离摄像有10米的地方,再支起一把大伞,摄像刘毅为了不引起行人的注意,放低身子,几乎坐在了地上,把摄像机的镜头最大限度的对准剪好的青蛳,聚精会神。
为了要拍摄一个把紫苏放入装好青蛳塑料袋的镜头,刘毅用了个先进的家伙——水下摄像机GOpro。样子和家里的方形小闹钟一般大,它和青蛳待在一块儿,镜头朝上,我们从监视器中看到了紫苏放入塑料袋的场景,很独特的视角。
下午要拍摄余云山到河里摸青蛳的场景。拿好装具,绑好摩托,我们则跟在他后面,一路拍摄他的行程。他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金村乡金村村的一处河边。他说,现在摸青蛳的人多了,很多原本他发现的“宝地”都已被当地人占领,他只有不停的寻找,不停地换地方。“这地方不错,我每天在这里都能摸个四五斤的样子,而且个头还大,不过现在太热了,要傍晚的时候才能真正开始。”
在这个休息的空当,胡博导演和郑毅摄像就在筹划怎样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手法。从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到余云山下水后摸清蛳的拍摄角度,都一一做了策划和安排。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匆匆吃完盒饭,开工了。余云山穿好厚厚的全身防水服,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别看我现在热,要是一晚上都待在水里,还是有点凉的。”他戴着护目镜,口里衔着一只玻璃做的四方盒子,还有一根一米多长前方有个小兜的工具,下水了。
郑毅也穿了件半身的防水服,他尽量把镜头贴近水面,跟进余云山。“郑毅,镜头太高了,再放低点。”导演胡博坐在岸边,手里捧着监视器,在指挥着镜头前行。从监视器的画面中,我看到了镜头几乎贴到水面,随着镜头的晃动感,余云山用特殊的工具摸出的青蛳一个个扔进玻璃缸中。
傍晚深蓝色的天空映衬着水面,平缓的溪水泛着丝丝白花。这一切在画面中都美极了。到了夜幕真正降临的时候,打开了太阳灯。成群结队的飞蛾、蚊子,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虫虫,都急着扑向太阳灯,噼里啪啦。那些聪明的没找着太阳灯,就直接找了我们。不到半小时,每人的腿上、手臂上就多了几十个包包,好吧,尽情来吧。胡导拿着蒲扇,边扇边看着监视器:“郑毅,镜头跟着老余,近点,再近点。”
夜晚拍摄了两个多小时,每人都光荣“负伤”,这一切的付出和努力就为了在夜晚摸青蛳的几秒钟画面。央视的敬业精神早有耳闻,今天能和他们一起感受,一起记录开化青蛳的拍摄过程,我真想说,我学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学到了他们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舌尖上的中国》中那许许多多动人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