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000万,收益一个亿,虽然才播了一集,《舌尖2》已经注定是笔好生意。
从上周播出的第一集来看,网友普遍反映,相对第一季来说,第二季的风格有所变化,人文气息比美食的诱惑更深。例如今晚播出的第二集《心传》,更注重美食的传承。
而这,也跟幕后的80后摄制团队有关。
在吃货们食指大动之前,记者特别连线《心传》的分集导演陈磊,说说制作团队以及背后的故事。
陈磊透露,一大波美食仍在路上,格局仍会在中国的版图上天南地北地打开。他还特别告诉记者,浙江观众关心的宁波汤圆和杭州小笼包,将在第三集和第六集中亮相。
《舌尖》团队中
只有他来自厨师之家
在《舌尖》的背后团队里,陈磊是唯一一个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厨师。所以,当总导演把7个主题放在分集导演面前时,陈磊选择了《心传》这一集,“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用它来献给我的父亲。”
虽然父亲是厨师,但陈磊在拍摄《舌尖2》之前并没有对美食产生特别的兴趣,也不会做菜,不过他笑言,“进组之后,被陈晓卿导演慢慢带得有一点吃货的倾向了。”
陈磊告诉记者,最开始进组的时候,分集导演们对美食的了解是参差不齐的,所以陈晓卿总导演亲自上阵给大家普及,还请了诸如沈宏非(《舌尖》2的总顾问)、赵珩(著有《老饕漫笔》、《老饕续笔》等饮食随笔)等美食顾问,“在一两周之内,每天上午一个下午一个轮番上课,给我们恶补美食知识。”
早在2012年底,总导演陈晓卿就开出书单,要求导演们开始做功课了,从各种烹饪史、饮食典籍史到地方美食名录,再到美食家的随笔杂记,甚至还有植物学、生物学书籍,“每个人桌上都堆了几十本书,大家都在用最快的速度吸收,当时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陈磊说。
为找一个做面高手
全国跑了近8个月
在一段宣传片中,陈磊是这样说的:“你将看到的是一部武侠片,因为厨艺的世界就像武林,有门派宗师,也有山野高手。”
那些深藏不露的高手都是怎么找来的呢?
对此,陈磊叹道:“没办法,只能苦苦地寻觅。比如说做面高手,我从二月开始调研,直到十月初才找到陕西的一户人家,这期间跑遍了大江南北,看了很多人家,也放弃了很多。”
相比较而言,像泰斗宗师级的人物应该好找一些吧?记者问。
陈磊说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有名的厨师很多,但是要找到经历和故事契合“心传”这个主题的,就又要做一番筛选,“他们光鲜的、被人熟知的一面肯定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是想表现他们与食物打交道的背后的故事、内心的情感。”
一番辛苦后,陈磊找到了一些传奇的人物,其中他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上海本帮菜的“一代宗师”李伯荣。
李伯荣出身庖厨世家,是上海“铲刀帮”的传人,解放后在国营饭店掌勺,后来还培养了一大批名厨,桃李满天下,一生经历非常传奇。
在了解了李伯荣的经历之后,总导演陈晓卿也非常喜欢这个题材,他要求陈磊拍这一段的时候有一些独特的风格,把这段拍出“黑帮片”感觉。
拍摄中,为了引导出这样一个有沉淀的人物,以及家族传奇的感觉,陈磊运用了类似类型电影的叙述手法,“最后呈现出来有一种武侠片的感觉,因为这种风格特别适合用来表现中国烹饪里高深的厨艺。”
《舌尖》2的后期剪辑率高达150∶1,也就是说,最后电视上每一分钟的画面都是从150分钟的素材当中剪辑出来的,可谓是精华中的精华。并且,陈磊还请作曲老师专门针对那些风格化的段落创作了音乐。根据记者提前看到的该集片段,确实很有《一代宗师》的即视感。
你可能不知道的《舌尖》故事
1、作为高级资深吃货,总导演陈晓卿最爱吃的是不健康食物,例如油炸的、下水、肥肉。
2、第一集中,摄像也爬到超高的树上尝试了野蜂蜜。导演李勇说,吃过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冒险采野蜂蜜,“我从来没吃过那么香那么甜的蜂蜜。”
3、《舌尖》的解说词每次都要修改很多遍,并不是为了美感,而是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感受,比如说素食主义者等。
4、整个剧组里,来自重庆电视台的导演李勇是生活委员,每天扫地、订盒饭,来自上海电视台的陈磊是学习委员,因为专业水准最高,而总导演陈晓卿,自称是门卫。
5、浙江三门的出海夫妇,成为了东海最有名的渔民,因为采访电话太多,他们还到县城找领导反映情况。节目中提及的跳跳鱼,价格也涨得很厉害。
6、总导演陈晓卿和陈磊打过一个赌,赌今晚《心传》的收视率。陈晓卿赌收视不高,因为他认为太偏艺术了,不过陈磊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