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投资和市场投资要分开
南都:不管是价格机制改革,还是普遍服务,“铁总”作为一个企业,都必须要从中国经济发展大格局考虑。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很多铁路投资会成为很大的问题。从人口流动的方向看,许多传统铁路线路的资产都会萎缩并废弃,同时又会有很多新的需求,如何处理这一投资布局造成的经营问题?
郑新业:高铁站的布局就反映了这个问题。现有的城市结构决定了铁路的投资方向,但另一方面,铁路的投资又将决定城市的结构。比如京石高铁,设站的城市就能发展起来,不设站的城市可能就萎缩了。在当前中国整体人口东迁的趋势下,高铁网建设应该集中在东部,有助于东部一体化,成就大城市价值。目前东部基本实现一日化了,北京到上海5小时,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用高铁链接后,高铁的资产回报也会增加。但是相对而言,西部的运力就会不断下降,特别是目前铁路货运的回报率已经越来越低。从中长期铁路货运数据就可以发现,2000年到2012年之间,铁路货运站点和发货率增长都很缓慢,很多站点增长率为负,甚至达到-28%、-37%,几个增长较快的货运点,都是煤的主要发货站。如果人口进一步东移,西部的铁路资产回报率就会进一步降低,资产为负几乎是注定的。如果现在再让“铁总”投资建立西部铁路网,新投资得不到回报怎么办?如何平衡国土开发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我觉得需要把职能关系分清。国土开发是政府职能,政策性铁路要和经营性铁路分开,从建设到运营都要分开。国土开发是必要的,其中存在地区机会公平问题,但是公平是有代价的,没有免费的公平。
南都:如此,政策性铁路的建设应该如何处理?政策性铁路投资和一般经营性铁路如果分开,对一家央企而言,这个账目能否算得清楚?
郑新业:对“铁总”而言,政策性铁路成本很好核算,即便也会有一些地方账算不清楚。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铁总”没有意愿修,但国家考虑区域之间平衡,希望修,那么国家就应该担负整个投资。我觉得没有必要将铁路总公司拆分成很多铁路公司,因为运输业本身就是竞争行业,铁路在运输部门中不算大部门。在整个运输业占比中,铁路从上世纪90年代的13%降到了10%,而公路的周转量一直保持70%左右。春运确实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但是2012年中国交通运输一共运送380亿人次,春运期间才2亿人次,所以铁路不是“巨无霸”的垄断。铁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被低估了,重要性却被高估了。
当然动车、高铁毕竟都是最近的事,高铁的价格是飞机的70%多。让高铁定价以公路运输为标杆其实没有太多道理。监管者总是希望提供方便,但是管得了价格就管不了数量,有价无市,绿皮车就是如此。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购买多少节绿皮车,补差价。政府和“铁总”的监管关系,过去是通过央企执行政府指令来实现公共服务,要变成政府部门向国企采购公共服务,价格和数量上都要给予保证。否则企业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就会使用停开、变短、减少车次等手段。
南都:如果这样划分,是否需要进一步对铁路经营本身做出分割,过去反复提出的运网分离的管理改革方案是否也应该实行?
郑新业:就下一步改革而言,铁路和电网存在同样的问题。铁路应该高速公路
化,只对车型收费,不管运输。铁路总公司变成全国的路网公司,各铁路局变成运营公司。京沪高铁就由上海局和北京局竞价,“铁总”根据价格来授予路权。当然这其实是下一个阶段改革的事情,如果不解决“铁总”眼前的这些问题,做不到。
公共公司是“铁总”改革的方向
南都:因为目前“铁总”的负债率很高,所以上市也被认为是其解决目前债务压力的一种方式。您觉得这是否能解决“铁总”的现金流压力问题?从整个铁路改革而言,上市应该在怎样的情况推出,应该实现怎样的目的?
郑新业:我反对铁路海外上市,尤其不能引入战略投资者。铁路想要改革成功,民意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外资过去在中国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不可避免地被一部分人认为也掠夺了中国改革创造的价值。“铁总”从一个国有企业向一个公共公司转型,应该吸取其他国企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尤其要注意不能引入海外投资者。我们现在提倡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所谓战略投资者可以是民营资本。当然这也必须建立在价格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否则没有人愿意投资高铁。客观梳理一下,“铁总”改革要分阶段展开。第一,要确定“铁总”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投资方向,减少自身业务链。第二,对企业自身的基本功能进行拆分。第三,盘活企业资产来解决债务问题,特别是当前的现金流的支付问题。第四,确立企业与政府的职责关系问题,政策性的投资必须由政府买单,普遍化服务由政府购买,如此价格改革才能真正实现。第五,展开路网分开改革,铁路分局成为真正的铁路运输企业。最后在合适的时候上市,变成公共企业。这是从铁道部这样的行政机构,再到央企,再到公共公司,我们现在主要谈的是从行政机构变成央企阶段主要遇到的问题。
南都:这里是否还存在债务剥离问题?“铁总”有大量替代国家投资的项目,导致了巨额负债。债务处理可以看作整个铁路改革启动的关键步骤吗?
郑新业:债务问题正是我觉得铁路不能仓促上市的原因。上市看似简单合理,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全民资产在股市被稀释并转移。从铁道部到“铁总”,从一个部委到一个央企,资产和债务都有一个转移过程。“铁总”看起来债务很多,但资产却处于休眠状态。上市把债务稀释,同样也会把这些休眠状态的资产低价再转移。我以为“铁总”的债务需要分类看。修铁路是一项国土开发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修铁路,既是国土开发,又是提供交通服务。这些钱都是铁道系统自己出的,其投资占了总投资的百分之七十几, 2013年
政府的投资只占2.4%。铁路系统具体的融资方式要么是发债券,要么只能银行
借款,这就是负债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所以看起来“铁总”亏损,但并不代表没有创造价值。“铁总”的债务剥离问题,让财政注资剥离债务不现实。但是如果资产活化,是可以解决的。目前“铁总”已将召开了资产经营开发会议,我建议他们组成一个新部门,叫“铁总”资产部,盘活资产解决债务。从短期来看,活化资产,解决债务问题;中期而言,路网分开,解决经营方法问题;长远考虑,“铁总”完成上市并公共公司化,解决长期发展问题,从央企转型成公共公司,当然前提是要解决央企替政府负债的问题。现在“铁总”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债务,就算开放渠道,也无人敢投资。虽然高铁现在赚钱,但是作为长期投资,价格不放开的话,也很难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