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用区间意识看待中国经济
今年前两个月PMI回落、PPI持续下跌、出口大幅下滑……一系列宏观数据表明今年宏观经济开局并不乐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过,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当前经济呈现出的下滑苗头不会持续,经济整体走势仍平稳,今年完成7.5%的预期目标问题不大。并且,随着政府更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未来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也会相应提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专家认为,去年起形成的“上限下限”政策今年将会继续完善和延续,当经济出现下滑突破7.5%的下限,影响到就业目标的实现时,或通胀突破3.5%的上限时,宏观政策应会出现针对性微调。
“今年经济开局不佳,市场上悲观情绪较多,主要集中在预期层面。虽然PMI等数据小幅下降,但实体经济并未出现全面恶化的状况。”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当前经济呈现出的下滑苗头不会进一步发展,整个增长在未来仍将是平稳的态势,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或有所放缓,但全年经济实际增速会在7.5%左右,更接近预期目标。
张立群分析说,目前中国经济一大特点就是经济增长在7%-8%之间的稳定性在增强,但预期的不确定性在被放大。“因为这种平稳让大家看不出明显的升或明显的降,因此一旦经济出现下滑的苗头时就会容易被抓住,被放大。在资本市场上尤其如此,很多投资者希望看到更大的波动从而博得更多投资机会。”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对记者说,今年经济增长完成7.5%的目标还是有基础的,消费仍有增长潜力,出口也会有所改善,预计今年经济增长或在7.8%左右。
此外,不少两会代表委员也表示,对于经济增长目标不应再做刚性解读,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中速增长期,未来经济增长保持在7%-8%的区间波动将会成为常态。
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就表示,“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不能只讲回落,不讲回稳。其实,中国经济如今正向新一轮‘适度增长区间’回归,要有平常心。”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也指出,中国需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但不必过于在意速度快慢,更要看重增长质量和惠及民生。
事实上,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可以看出,相比经济增速,政府更着重调结构、促改革。
一方面,政府工作目标调整,今年降低了投资和出口增速目标,但提高了就业目标。张立群解读称,“工作目标的调整暗含了改善民生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考虑。就业目标之所以增加,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提速,可预期会带来更多就业。”
另一方面,与以往政府工作报告首先谈政策不同,今年则是谈改革,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而通篇报告更是77次提及“改革”,可见今年改革力度会加大。
专家认为,从调结构、促改革的角度出发,未来高层对于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或将提高。
去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一度出现大幅下滑,高层特别提出经济增长要保下限、通胀要保上限,并在跌至7.5%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