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集团:2014定调平稳过渡年,海外和猪料成新亮点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事件概述
近日我们与管理层就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了充分交流。
二、分析与判断
2013年公司经历了行业波动和经营层面双重打击
1、从成立之初的技术领先战略到06年之后的服务营销战略支撑公司快速扩张
1998年公司从水产预混料起步,经过3年时间水产预混料销量达到全国第一;2001年公司进入水产配合饲料领域,淡水鱼料快速成为行业第二;2004年初公司进入虾料领域,经过近四年的时间挤入行业前三位。2005-2012年公司水产配合饲料销量由15.51万吨大幅攀升至19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3.5%,远超行业平均增速7.2%,即使在2007年、2008年和2010年我国水产行业经历了大范围恶劣天气、疫病爆发、饲料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困难,公司仍然取得了水产饲料销量、收入和利润的高速增长。
2、2013年公司经历行业和经营层面双重打击
2013年全行业再次面临考验,国内大范围出现长时间持续降雨、气温偏低导致鱼虾摄食量大幅下降,鱼虾病害发生情况较往年大幅增加,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披露,2013年全国水产饲料产量1900万吨,同比仅增长0.4%。我们预计2013年公司鱼料销量与上一年基本持平,虾料销量同比下滑15%左右,全年水产配合料销量同比小幅下滑。2013年公司未能实现逆势上涨原因:(1)水产饲料下滑出现在公司主战场-华南地区,根据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披露,2013年广东省水产饲料产量同比下滑7%;(2)行业竞争加剧,高管离职导致团队不稳。
人事波动余震已消,2014年将成平稳过渡年
1、人事波动余震已消
2013年4-5月华南大区总经理李维锋离职,陆续带走近百名员工,对公司短期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所幸的是,李维锋实际负责华南区禽料,对华南区水产料和猪料中长期经营影响有限。在此次离职事件之后,公司重新优化管理架构,将华南大区分拆为华南一区(畜禽料)、华南二区(淡水鱼料)和华南三区(膨化鱼料),以减少因高管变动可能对华南市场造成的冲击,公司当前管理架构见图3。
2、2014年定调平稳过渡年
2012年是公司快速扩张的一年,2012年末公司饲料产能达到840万吨,销售人员数量达到2,868人,同比增速均超过40%。然而,2013年复杂的经营环境导致公司远未完成年初制定目标,我们判断2014年公司将以消化2012-2013年新增产能和提高现有销售人员效率为主,饲料产能利用率有望稳步提升,销售费用率则有望从2013年高点回落。此外,扩张步伐放缓也将减轻公司财务费用压力,2013年公司完成定增,2013年12月7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定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7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按现行同期银行贷款利率6%计算,预计可节约财务费用2,220万元,2014年1月26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8亿元闲置资金(其中,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2亿元、闲置自有资金不超过6亿元)购买低风险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公司财务费用有望进一步降低。
海外水产料和猪料市场成新亮点
1、预计2014年公司海外水产料销量达到10万吨
全球水产养殖区域分布并不均衡,亚洲占全球水产养殖量的比重高达89%,亚洲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缅甸、菲律宾和日本。亚洲也是全球虾的主要养殖区域,2012年亚洲虾产量260万吨,占全球虾产量的83%,其中,中国110万吨,越南36万吨、泰国45万吨、印尼21万吨、印度18万吨。
2013年公司在越南市场销售虾料6万吨左右,同比翻番,占公司虾料销量比重达到20%。越南子公司昇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1日,在越南从事水产饲料业务,2011年12月被海大国际和PowerLine并购,其中,海大国际占80%股份,PowerLine占20%股份,总经理庄界成履历丰富,曾带领越南统一成为虾料市场老大,现间接持有昇龙生物科技5%股份。昇龙生物科技现有产能10万吨,我们预计2014年公司越南虾料销量有望攀升至10万吨(含从越南出口东南亚销量)。
2、预计2014年公司猪料销量保持40%以上增速
公司在猪料上稳扎稳打,2013年已在广东省做到第二位,仅次于双胞胎,猪料吨净利扭亏为盈,2014年公司除稳固广东市场外,还将重点开拓湖南、湖北市场,猪料销量有望保持40%以上增速。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3年公司经历了行业波动和经营层面双重打击,目前管理团队离职影响已消,管理架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公司业绩反转的概率正在增强。首先,2014年定调为调整年,饲料产能利用率有望稳步上升,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则有望双降;其次,海外水产料和猪料销售成为新亮点。
站在当前时点判断2014年天气情况为时尚早,我们将密切跟踪投苗情况。预计2013-2014年公司饲料销量分别为479万吨和61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68.3亿元和219.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和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61.4%,对应每股收益0.33元和0.53元,合理估值14-16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不变。
四、风险提示
疫病;原料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