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持续向好,美联储退出的每月购买850亿美元债券计划(简称QE)可能在今年的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中被实施第一步的缩减。这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对投资倾向的谨慎选择。黄金白银自然是QE缩减实施的最直接受害者,因为支撑金银价格的最有力保障——超宽松货币环境——将改变全球货币的供给趋势。
但是,作为中国投资者,在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以及人民币在过去几年里对其它货币持续升值的现实,将促使在进行黄金白银的投资策略上同样也做出改变。我们认为,如果美国退出QE,中国投资者应增加金银投资。
保值是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时的最基本目的之一。黄金白银具保值功能,最主要的体现方式就是金银的市场价格会反应出信用货币的使用价值,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由于信用货币的实际供给情况是基于各国央行的债务规模和实际经济总量需要,因此,在每一次全球性经济“高速发展——危机救助”的循环过程中,就是一次信用货币的超发循环。
而在这种信用货币的超发循环中,由于货币流动性的实际调配存在着非均衡性分布,这就会造成短期内的资本市场中各类投资商品价格大幅度波动。但最终,市场化环境下的货币流动性自我调节功能,将再次让货币供给总量与投资产品价格相对应,从而真实的表达投资产品的市场价格,直至因投资热情短其内过度集中于某一投资品种或领域而打破这种平衡。
造成这种货币供给量与投资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平衡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投资预期的改变。自今年5月美联储首次对外表示出,将会在美国及全球经济复苏状况达到一定条件下,适时收紧QE规模后,黄金白银价格就深陷持续的震荡整理趋势之中。这让金银的市场价格对美联储的QE退出操作做出了前瞻性的反应,也就是说当前的金银价格已经较为充分的体现了货币供给量收紧的市场心理预期。
而欧美股票市场的持续繁荣,对美QE退出预期的“反应迟钝”,实际上是对日本超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欧美实体经济复苏效果,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持续经济规模扩张的积极反应。毕竟美国退出QE所造成的全球性货币收紧效应,是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的。同时日本、欧洲、中国等非美货币国家的货币供给趋势依然保持稳定和扩张趋势。
因此,如果美国实施QE规模缩减,将造成美国债券市场的利率攀升,美元小幅走强是一种市场表现。但国际流动资本有可能会大量回流动美国市场,从而压低非美货币。但这又成为非美货币国家提升出口优势,进一步增强本国经济的有力帮手。因为各国通胀水平稳定,经济活力被激发之后,更为促使全球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全球经济的向好预期会提高整体消费水平和未来通胀预期,从而帮助金银价格回到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双重增加的良性轨道上来。
在中国,因为人民币持续升值,促使中国国内以人民币标价的金银价格,在这一轮“前瞻性的反应”中,跌幅大于国际市场的美元标价。如:今年5月时国际现货金价1450美元,跌到当前1230美元水平,跌幅为15.17%。而当时的美元对人民币时时汇率为6.16,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时时汇率为6.07,汇率跌幅度为1.46%,两者简单相加就可确定中国国内人民币的黄金价格下跌幅度为16.63%。白银的计算相同。这让中国投资者在持有金银的多头头寸中增加了汇率损失,而空头持仓者则反而增加了汇率盈利。
然而,正是中国国内金银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国际市场的金银下跌幅度,反而让中国投资者在后续的金银投资中获得比国际投资者更为优越的成本优势。由于我们判断,美国退出QE的实施,将成为中国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暂时终结,因此,当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当前6.0关口附近向上回升时,也会帮助中国投资者增加持有黄金白银的汇率收益,减少金银价格下探的损失。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退出QE操作,实际上是对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认定。然而各国通胀水平适中,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深化改革转型让“中国需求”不再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主要动力。因此,全球经济还仅仅是“治疗金融危机”过程中“治”的结束,还要有较长时间的“疗”的过程。
所以,全球性的货币收紧一定会晚于美国一段时间,甚至由于受到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趋势驱动,中国的对外货币支出与消费品进口增加预期将更为强烈,特别是中国对金银进口的持续增加将延续若干年,并成为支撑国际金银价格的主要力量。
对未来全球性通胀预期的担忧,是促使美国做出前瞻性货币收紧操作主要原因。但也表明出全球经济向好的资产价格回升,和投资情绪高涨可能引发的新一轮投资牛市的出现。因此,中国投资者应把握当前金银价格做出的提前价格修整机会,适当增加金银投资比重,等待谨慎情绪消散后的价格回升值。
西汉志,修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