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头等大事,房价固然重要,买房的时机也很重要。如果不能贷款买房,就意味着没有杠杆效应,也就不能将资金效用最大化。在当前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冷静就显得至关重要。
投资与理财赵玉娇
2012年1月,曾经的世界胶卷大户柯达公司正式对外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我们相信这个活生生的案例一定给大家带来诸多启示和思考,但酿成这场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公司面对市场变化趋势,反应迟钝!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
可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那么投资呢?答案也是肯定的,也要顺势而为,才能让我们的投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006~2007年,中国股市成为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市场,广大中国股民在见证了1000点飙升至6000点这一奇迹的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分得了一杯羹。彼时,全国呈现出一片“全民炒股”“全民炒基”的现象,即使很多投资者可能都说不清,也搞不懂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基金,但是他们的跟风行为在大势向好的情况下,大部分人不但赚到了钱,而且还赚得比理智和谨慎的投资者还多。这就是顺势而为的力量。
紧接着的后几年,当股指从6000点开始一泻千里,大盘一路下滑的大趋势日益明确之时,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却选择了死扛,眼看着自己账户的盈利数字随着股指下跌而骤减,却仍然盲目相信奇迹的再次出现。
鸵鸟心理导致投资者不仅盈利全无,甚至越套越深。即便这几年,也有幸运的投资者解套出逃,但可曾想过这深套的几年间,真金白银的时间成本。
若是投资者够理性,明确了解大势所趋,在设定了止损点后果断离场,转而将资金转向固定收益类的投资,暂且不说8%~10%左右的信托理财产品,哪怕投资到了3%~5%左右的银行理财,这一来一回而产生的盈利差异,谁都能很快算明白。可见,把握当下市场机会是何等重要。
从2008年至今,时隔5年之后,又一个小经济周期。虽然我们不能判断未来股票类资产会否一定有较高获利的机会,但有一个现象大家一定看到了:众多投资者迷恋上所谓“刚性兑付”的信托产品。
即便投资者自身也是做实体经济的,知道企业的资本金回报率还赶不上信托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但却不愿意相信,如此高收益的产品迟早有一天不能够持续。若大家对经济稍微敏感,不难发现近半年来,国家在金融监管政策方面的调整以及企业基本面的改变。
近年大量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真正缺钱的企业反而得不到资金支持。
而房地产业杠杆融资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需求大,但这类产品近年规模增长过快,违约风险隐现。投资者是否要将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券商资管及公募基金子公司类固定收益的投资占比主动降低?建议投资者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并认真思考和行动了!
随着IPO重启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一个健康的股市是值得期待的。当前,基于股指期货套利的证券产品,也非常适合长期看好、短期尚不完全明朗的市场机会。
为了财富的安全,希望我们的投资者养成时刻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习惯,保持敏感的神经,不仅要顺势而为,更要预知到趋势的改变。如此,获利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