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理财投资
眼睁睁看着房价走高 2013理财哪些人赚到钱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2-16 10:00:00

 

  2013银行理财

  10万亿规模“囧事”多

  在个人理财工具选择上,银行理财产品是最为常见及收益稳健的理财方式。即便如此,对银行理财产品而言,2013年不仅意味着上了个台阶,而且这一年颇不平静,发生了不少“囧事”。

  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上了一个台阶。截至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10万亿元几乎没有悬念。如此巨大的余额规模,催生了不少“囧事”。

  银行理财“囧事”频出

  在股市低迷、楼市限购、通胀加剧负利率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为广大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投资品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从2007年底的5000多亿元增至目前的近10万亿元。伴随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的急剧膨胀,风险事件也接踵而至。其中“理财资金池”期限错配、以新还旧等问题甚至被指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庞氏骗局”。

  另一方面,理财业务又被指涉嫌高息揽存、逃避表内监管等。最大的诟病是,表外的银行理财业务可能异化为银行的“第二信贷部”或“影子银行”,甚至会促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大都采用“资金池-资产池”模式。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模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余额和规模上占比达到9成。资产池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却又饱受争议,资金投向、管理运营等信息不透明,暗藏流动性风险。

  “8号文”制约银行表外业务

  “囧事”风波频出后,银监会开始重拳出击,整治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今年3月份,银监会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俗称的“8号文”),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

  《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坚持资金来源运用对应原则,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要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是监管的重点。此外,银监会还将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资产采取限额管理原则。

  受“8号文”影响,招商银行在其官网公告,旗下点贷成金系列、贷里淘金系列下的多款理财计划提前终止,并且这些系列均将在年内停发。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招行或许只有通过这样的下线调整,才有望在年底时达到“8号文”的监管规定。

  “钱荒”致人民币理财收益渐走高

  纵观全年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我们发现,人民币理财收益呈现出渐渐走高的趋势。在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市场经历了6月“钱荒”,资金一路紧张,再加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中短期收益率飙升。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理财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从今年以来3%~5%之间的水平,第一次上升到5%~8%的区间,随着年末揽储的大战开打和资金面的不断趋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随之上涨。

  外币理财表现平平

  对银行外币理财产品而言,“多国货币”、“高息”、“短期”常常是最为热门的宣传词汇。然而记者发现,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外币理财产品表现平平。据记者了解,自6月各大银行出现“钱荒”以来,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直在低位徘徊,

  以建设银行(601939,股吧)近期发行的一款美元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期限为102天,起购金额为9000美元,收益率已涨到2%。如果市民手里有10万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计算,大约兑换16410美元,用此购买以上产品,到期后,将得到9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558.8元。而以哈尔滨银行近期推出的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期限为113天,起购金额为5万元人民币,收益率已涨至5.9%。用10万元人民币购买该产品,到期后将得到约182 6 . 5元,收益是美元理财产品的3倍多。理财师称,只有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降至2%以下,买美元理财产品才划算。

  通过计算比较,市民目前进行外币理财投资并不划算。广发银行外币分析师赵泽明建议,目前人民币升值速度快,普通投资者不应该盲目购汇,进行外币理财产品投资。

  

来源: 投资与理财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