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数字轨迹: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从1978年的第十,到2010年排位第二;
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到2012年的38420元;
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十八位,到2012年的33116亿美元、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对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创造的奇迹,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这样评价:“我们用35年的时间,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开始走向全面小康,这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中国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创造经济增长奇迹,33年GDP年均增长9.8%
改革开放的35年中,中国经济总量连上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近52万亿元。
经济总量连上台阶,是因为我们的增长速度创造了奇迹。从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从世界第十到世界第二,姚景源说:“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么几位数!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能够稳住自己的位次都是很难的事,更不要说连续上升这么多位。看看近代史,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首先是日本,持续了15年;此后是亚洲四小龙,持续了20年。像中国经济这样能够持续30多年近两位数的增长,这本身就是人类奇迹!”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
持续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首先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此后,1987年越过千元大关,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2007年突破2万元,2010年突破3万元大关,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
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
也许宏观数据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姚景源喜欢讲微观数据。姚景源指着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告诉记者,1987年中国第一次出现手机,到上世纪90年代初时手机有三个“三”:一个手机三万块、重量是三斤、交钱后要排队等三个月才能拿到。到2012年,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2.50部,几乎达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这些数据活生生地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都是改革开放35年我们取得的成就。”
综合国力的提升还表现在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17254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年均增长14.6%。财力的增加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减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从外汇短缺国到外汇储备大国
伴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对外经济也有长足的进步,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实现了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巨大转变。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十八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足1块钱。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达到33116亿美元,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