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理财投资
重阳节带热老年理财 三渠道帮银发族理性理财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0-18 10:35:55

  10月13日,是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后的首个法定“老年节”,迅速的老龄化进程和严峻的养老现状再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少金融机构也很应景地发行了老年人理财产品。

  重阳节带热老年理财

  节日期间,多家银行针对老年客户推出了“重阳节”专属理财产品。有数据显示,尽管预期收益率比国庆节专属理财略有下降,但重阳节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同期发行的其他理财产品相比,仍具备一定优势。据统计,截至10月11日,光大银行等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重阳节专属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高达5.2%,远超去年4.65%的水平。

  银行推出的重阳节专属理财产品多属于低风险资产的产品,而且,这些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管理期限相对较长,风险也相对可控,对老年投资者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不过,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养老理财产品概念多过于实质,老年人理财无需局限于购买重阳节专属理财产品,其实只要抓住长期性和收益稳健性这两个特点即可。

  优选稳健型理财产品

  老年人对理财产品向来很热衷,但由于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能力,加上防范意识薄弱,往往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些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在业务的压力下,在向老年人推销理财产品时会隐瞒产品的风险,夸大产品收益率,而老年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总是很轻易地相信所谓的理财师的意见,导致了经济上的损失。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的刘革副教授认为,如果是处在快退休期间的中老年人,要做的就是寻找稳健的投资方式,应优先考虑防范风险。通常而言,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必定越大。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规避理财风险,可以用银行定期的收益作为标尺,当销售人员承诺的利益超出银行定期收益很多时,就应该询问风险所在。

  刘革教授告诉记者,其实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方式有很多,除定期储蓄以外,在选择银行稳健型理财产品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债券型、货币型基金作为自己储备养老金的方式。

  保险宜投不易投

  保险产品也是一种不错的理财方式,老年人作为疾病和意外事故高发人群,如果可以提前投保,那在自己生病时就可以为自己提供保障,可以在身体健康和经济生活上为老年人提供双重的保障。不过与普通的理财产品不同,尽管老年人的保险需求很大,但针对他们的险种却比较少,因为保险公司要承担更高的风险。业内人士称,“市面上的多数保险都设有年龄限制,一般不会超过60岁。即便有些消费者还不到规定的年限,但是年龄越大,费率也会越高。”

  刘革教授建议,由于老年人身体不像以前那样灵活,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卡折类的意外伤害保险,因为这种险的年龄限制放宽到了65岁,而且还不会对老年人涨价。另外,一些保障期较长、有一定返还金的保险产品,在人们年老时会有养老金的返还,可对基本退休金加以补充,也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而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分析,多数不能提前支取,老年人选择时要予以区分。

  据了解,目前政府已经为低保、失独等人群购买了保额为3万元的意外保险。此外,拥有市区户籍的65周岁以上老人也享有3000元意外伤害保险。

  三大渠道帮老年人理性理财

  刘革教授提醒,消费者可以通过三种渠道建立较为合理的养老资金安排方式,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其他投资方式提高养老资金的投资收益,“老年人首先要对闲余资金做一个规划、梳理,比如老年人必备的用于养老、生活、医疗方面的支出;其次是一些娱乐性支出的规划,最后购买理财产品”。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