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本身就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的养老计划:推迟退休、推迟领取养老金、去给敬老院洗衣、做园丁等言论挨的砖头真的不是很少,因此,此次人社部牵头的养老制度研讨会没有将此方案放进去,而是由四个接受委托的研究机构组成,并签订保密协议。此次闭门会议,主要围绕个人账户、双轨制改革、投资运营、全国统筹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尤其是为解决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因为面对个人账户空账压力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新的资金注入,预期方案最晚在2014年3月出台。
关于养老在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2012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2015年,再老也得养政府。这个段子的确存在很大的讽刺,但如果按照事件发展规划看,接下来的事是有可能发生的,只要涉及到养老,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注意,改革的方案将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和广大和讯网友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为此我们连线了君领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分析师。
君领财富的分析师认为:不管说多少次或者是怎样的解决方案出台,都没有办法在短期时间内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这是自建国以来就已经埋下的隐患,而目前的养老金一直是现收现付制,根据人社部2013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累计结余近2.4万元,但根据郑秉文掌握的最新数据,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实际账户里仅有2703亿元,之间的差额是如何产生的,大概需要人社部给出具体的账单了。为了增加个人养老账户的资金存量,改从16岁开始缴社保、陆续延迟退休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增加养老金来源等等手段,看似可行,但都没有点在点上。
君领财富的分析师最后指出:做实个人账户的主要责任在地方,而全国统筹的“兜底”责任在中央,既要全国统筹又要做实个人账户,将填补个人账户空账的责任上移给中央,依然是责任不明晰。目前的现收现付,只能算是“过渡期”的一种承接,其借鉴方案是转型名义账户制,即国家负担的社会基本养老金是第一支柱,转型名义账户是第二支柱,商业保险(放心保)、补充保险是第三支柱。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如此高的储蓄只有一个理由,养老、教育均需要自己出钱来实现,从简单的生命周期理论就能看出,尤其是中年的时候更是储蓄的高峰期,这段时间的工资收入,除了应付自己的消费以外,全部用于储蓄,在国家福利措施没有实施到位的情况下,医疗、养老、教育,自己依然是主力。需要制定全方位的养老计划,将储蓄的这部分资金进行分类,形成商业保险、补充保险等,这就是转变理财养老方式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