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中小学开学,几位拿到人教版语文课本的初一语文老师都发现了其中的变化很大: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有9篇课文被调换,其中包括教材使用多年的鲁迅的散文诗《风筝》。对此,出版社的编辑说,《风筝》对于初一学生理解起来稍微偏难。鲁迅的长孙说,这是教育界的考量,家属们一般不会参与。
记者调查:
长孙周令飞:人教社编辑:
“风筝”飞走了,“三味书屋”还在
“鲁迅的《风筝》飞走了,新来了贾平凹和丘吉尔。”这是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初中语文老师郭欢,在拿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新课本后的发现。正在备课的她向成都商报记者分析,“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要理解鲁迅在《风筝》当中想要表达的内涵和深度,确实有一定局限性,这应该是从课本中被删除的原因。而选自《朝花夕拾》的文章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他们来说要轻松易读一些。”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有媒体报道人教社的初一语文教材删除了鲁迅文章,但后来,经过记者调查发现此说法并不准确。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专程来到位于成都总府路上的新华文轩总府书城,翻阅了2013年5月,由人教社出版的新版《初中语文》,虽然上册确实没有了《风筝》,但下册中依然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以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初一上学期的鲁迅文章被删除了。
长孙周令飞:
教材删除鲁迅文章,不会和家属说
前几年,人教社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有人赞许,有声音反对。其中有人提问:“是否是鲁迅的文章要淡出教材?”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鲁迅长孙周令飞、他现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因为鲁迅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重,所以此次教材修订最显眼的,仍然是近年来热议的“鲁迅”淡出教材。但对于该话题,他称应该理性看待。
“不应该一看到鲁迅先生的文章被拿出教材了就大呼,哎呀,开始热烈。”周令飞称,首先,国内的教材除了人教社的,还有很多不同版本。其次,对于删掉《风筝》一文,他并不知道,期间没有人通知他。周令飞称,历年来,教材不论是修改删除还是添加鲁迅的文章,都不会和家属说,更不会和家属讨论。这是教育界的考量,孩子需要怎样的营养,从各个角度来平衡,作为鲁迅长孙,他忙于鲁迅的研究,但他也没办法操心太多,“这应该是教育界的事,和家属没有直接关系。”
人教社编辑:
“鲁迅”在教材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网站上看到一份《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由中学语文室的王本华撰写,一个《课文调整》目录中,在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的《风筝》用红笔标明,并用《秋天的怀念》代替。
文中称,2013年出版的七年级(初一)教材上下册均有改动,涉及框架微调、阅读单元调整、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学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等。增加了关于语音、文字、词汇、文体、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没有见到鲁迅的作品。一同消失的还有过去学生们熟悉的郭沫若、蒲松龄、流沙河等人的9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丘吉尔、史铁生、魏巍等人的9篇现当代作品。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位编辑透露,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应该适合怎样的课文来做出的研究和调整,旧版语文教材偏重人文,而新版更注重叙事,“此次调整鲁迅的文章,专门去掉《风筝》,因为《风筝》多数文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难度,并没有特别的指向。初一下册的第一单元“成长”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所以得以保留这篇,则是因为它适合初一的孩子,且具有趣味性。”
该名编辑还提醒,下册不仅增加了一篇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还增加了一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让鲁迅先生换了另一种方式亮相。可见此前一直传言鲁迅要淡出的声音是毫无根据的,编辑称,鲁迅先生在教材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请鲁迅迷们不要慌张。
新闻链接
删除的9篇课文: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鲁迅的《风筝》
郭沫若的《郭沫若诗两首》
新增的9篇课文: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佳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