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忙打工 忙赚钱 忙着“长见识” 香港学生如何过暑假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12 15:40:52

  据早前媒体报道,有香港学生在暑假投身“水客”(走私)行列赚快钱。事件曝光后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暑期打工本是好事,赚零花钱、积累社会经验,但以身涉法当“水客”就不值得提倡。但从另一方面看,香港的打工文化浓厚,而且已经蔓延到了学生群。他们从小就培养了较强的赚钱意识,尤其在假期,都在寻找不同途径打工、实习,接触社会。

  忙打工

  香港流行暑期工

  由于法律规定,满15周岁的香港永久居民就可以合法打工。所以每年的寒暑假,不少学生选择去工作,一方面赚钱帮补家用,一方面早点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而香港也有不少企业设有专门的暑期工职位,欢迎学生加入。

  今年香港中学文凭试及高级程度会考在七月相继结束,学生们小休后便“重新上路”,趁暑期之时为自己及荷包增值,然而在双学制影响下,毕业生数目多达10万人,较去年只有3万名高考生投入劳动市场数目大增数倍,令暑期工的竞争更为激烈。

  今年的暑期工市场就异常火爆,七月曾有一场招聘会包括迪斯尼乐园等共40家机构,提供近1000个暑期工职位即场招聘,平均月薪为7000至9000港元,主要为零售服务业,吸引超过5000学生前往应征。雇主表示,聘用暑期工可舒缓人手短缺压力,同时让长工有机会放年假。

  忙体验

  社会活动代替暑假作业

  在香港,无论是中学还是高校,寒暑假基本都不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即使有也是选做;但是各个学校会用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和工作机会代替假期作业。中学会组织游学、实习团,送学生去各地增广见闻;高校更会为学生推荐各种实习机会,或布置专题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实践。

  而香港的学生家长,也不愿将子女的假期限制在家庭内。女儿在内地读大学的杜女士表示,因为孩子没有申请贷款,所以经济压力并不大。但孩子暑假返港后,也自己找到便利店“零食物语”的销售工作,打工两个月。“我也想让她多点社会体验,也让她懂得,改善生活质量要靠自己努力。”

  忙赚钱

  人生第一桶金从暑期开始

  香港高校学费高昂,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背负着政府的助学贷款,走入大学的。假期时分,就是他们积累提前还贷的好时机。中文大学经济系毕业的Kevin表示,大学三年里,利用暑假期间参与过不同银行的实习计划,还兼做补习社的数学老师,已经还了30%的贷款,为毕业后的生活减轻了不少负担。

  不少香港学生年纪轻轻,已经尝试过不少工种,积累了一定财富。还有同学表示,一直对投资感兴趣,苦于没有本钱。中学开始便利用假期时间打工,存了几万块成本,终于有机会在大三那年在投资市场一显身手。很多年轻人的人生第一桶金就是从他们的暑期打工开始。

  忙认知

  暑期打工帮助认识社会

  有同学表示,暑期工对自己来说,不仅仅是赚取少少金钱,更大的收获是接触社会的不同层面,令自己更加清晰未来的事业目标。

  主修哲学的孙雅茵,大学首个暑假被“无须工作经验”的房地产营业员吸引。

  当年,国内房地产开始兴起,香港人可通过在港举办的展销会购买国内住宅,孙雅茵的工作便是展销会介绍员。展销会前,公司安排员工到内地作实地考察,“求学时期甚少离港旅游,发觉原来做地产都可以大开眼界。”买楼的客户,多是退休人士,会主动与营业员分享他们年轻时的辛酸史,外向、爱与人接触的孙雅茵因此对行业产生兴趣,毕业后即从事有关租务的工作。

  香港电讯创业家王维基曾在专栏表示,倘若年轻人能够在高中的三年及大学的三年暑假里,从事不同行业的工种,尤其是较低的职位,对将来大学选科,或对自我认识,都有很大帮助。应把握在学时做暑期工或兼职的机会,学习与同事相处,了解工作与读书世界的分别。

  他表示,暑期工最重要是让十多岁的年轻人认识自己的喜好。早一点认识自己,选择有兴趣的科目,总好过毕业后,才埋怨自己选错科、入错行。(记者荻迪)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