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标签仍待规范 一些商贩信口雌黄
调查中发现,虽然有机产品市场鱼目混珠的状况已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误导、欺骗消费者的现象。5日下午我在北京海淀区一个大型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调查时,询问一家商贩有没有有机水果,卖水果的指着一箱皮儿还泛绿的木瓜说:“这些绝对都是有机的。”但从标签看,显然不是有机产品。我进一步询问:“这些木瓜的名称标签里没含有‘有机’字样,包装上也没有任何标识,怎么判断呢?”“不用凭证,这皮儿还没黄,表明就没有用任何催熟剂,不像那些都用了”,商贩指着另一堆黄皮木瓜说。当我想要再深入了解时,商贩机警地说:“你问这些干什么,是不是有机你自己是看不出来的。”10日,我在一家大型超市里发现,单独售卖的某品牌袋装有机鸡标识齐全,但当这种产品和另一产品一起搭售时,随机选取一袋,却在这个产品的包装袋上找不到唯一编号。此外,同一品牌的两种紫菜,都标着有机产品,只有一种标识齐全,另一种却缺少唯一编号。
调查中我还发现,有些产品描述不规范,也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在西城区的一个茶叶专卖店中,我发现某种茶叶的包装上印有“有机绿茶”的字样,但却没有新规中要求的任何标识。在我的追问下,店主解释道,这种茶的名字本身就叫“有机茶”。在几家超市中,我注意到某豆芽的包装袋上的名称不含“有机”字样,也没有有机的任何标识,却使用了“无污染”的字眼。据有关专家说,“无污染”和“纯天然”属于民间俗语界定,没有标准,是不允许在产品说明中使用的。
众多网店打“有机”牌 网络乱象暴监管漏洞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新规落实情况,在实体店调查的同时,我还在网上作了一番探询。我在某购物网站上键入“有机食品”进行搜索,出现很多自称卖有机食品的店铺,其中一部分商家在产品介绍中将认证标识展示得很齐全,看上去产品已经达到国家有机食品的要求,但仍有大量店铺的所谓的“有机产品”并不符合新规的要求,这些店铺将“有机”和“绿色”、“无公害”等字眼组合在一起,混淆了有机食品的概念。我试着和一个经营“有机小米”的卖家交谈,询问卖的是否为有机食品时,对方回答得很肯定,但当我要求看一下有机产品销售证时,卖家却表示没有。随后我又询问一些经营“有机蔬菜”的卖家,对方大都表示食品的生产基地绝对是“有机农场”。但当我进一步询问有无相关认证时,卖家却承认只有食品流通许可证、蔬菜检测报告等材料,而没达到新规则中要求的有机产品要有唯一编号的标准。我询问了一个卖“有机玉米”的卖家是不是有机玉米,店铺表示“有机标”正在申请中,现在属无公害。我又问:现在不是,那为什么还自称有机呢?店铺却回复:产品已经达到标准。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机产品认证新规的实施,确实使有机产品市场的混乱局面大为改观,一些冒充有机产品的未认证产品逐渐退出了市场,但仍有一些商家为推销产品,在交易时用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此外,网络有机产品市场依然较为混乱,监管漏洞较大,亟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