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房产频道_2013 > 家装家居
实木家具不实在价格可能差十倍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29 11:14:53

  高贵、典雅、环保、无污染,不少市民往往在听到这样的介绍后对实木家具格外偏爱,岂不知实木家具不一定实在。居民李先生花一万多元专门定做的实木橱柜,安装时发现里面竟有三块高密度板。

  “实木”橱柜暗藏三块高密度板

  今年2月初,李先生在沙河口区某橱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定做一套价值1万余元的实木橱柜,可到货安装时发现其中竟有三块板是用高密度板做的,还有两个柜门宽度没有达到当初约定的430mm,并且颜色也与定货时所见的样品颜色存在色差。李先生多次与该公司协商,都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后经沙河口区消协调解,该公司承诺将高密度板换成实木,柜门重做并重新喷漆。

  纯实木家具开裂后变成实木贴皮

  今年1月份,市民王女士在我市某家居商场购买一张价值四千元的品牌餐桌,购买时商家介绍说此款餐桌均为实木制作。使用一段时间后餐桌桌面开裂,王女士才发现家具不是纯实木的。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2009年5月起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明确将实木家具划分为“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三种。“全实木家具”就是所有零部件全是实木;“实木家具”则是基材是实木,表面没有覆盖处理的家具;而“实木贴面家具”则是在基材表面用实木单板或者薄木做贴面处理,内部基材大多为板材。

  根据制作工艺与使用材料的不同,同一种木材的实木家具价格也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有的价格甚至差10倍。而除了“全实木家具”是环保的外,剩余两种“实木家具”在制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用到化学胶水进行粘合处理。

  黑芯木莲冒充柚木橡胶木冒充橡木

  沙河口区消协在受理家具投诉时还发现,有些不法商家以一般木材冒充高档木材,较为常见的有以黑芯木莲冒充柚木,或以橡胶木冒充橡木。

  据了解,柚木材质坚致耐久,材色均一,并且油性光亮,水汽不易侵入,在复杂气候下不易变形。目前市面上用以制作家具的大多为泰柚,因柚木稀有,价格较高,便有不法商家以外观和密度与其相近的黑芯木莲来冒充。橡木制作的家具有厚重感,广泛应用于装潢家具制作中,但是也有厂家以木材价格更低的橡胶木冒充。

  橡木有比较明显的山形树纹,而且用手触摸感觉很光滑细腻,这都是粗糙的橡胶木无法仿造的。此外,橡木多为进口木材,消费者可直接要求销售者出示进口报关单。

  小窍门:

  如何鉴别黑芯木莲和柚木

  观察。根据泰柚特点,制造的柚木实木家具木纹清晰,表面光滑,手感细腻,仿佛被油浸泡过,而黑芯木莲则显得较为粗糙。

  闻气味。柚木自身散发一种酸味,类似于饭馊后的气味,而黑芯木莲无此气味。

  滴水试验。取少量水洒在家具表面,若水分未被吸收,呈珠状分布的为柚木,吸水的则是黑芯木莲。

  ▲相关链接

  家具类投诉依然是热点

  本报讯统计数字表明,去年初至今,沙河口区消协共受理家具类投诉238件,占同期各类投诉的13.8%,可以看出家具类投诉依然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春季是家装好时节,不少消费者爱选择此时购买家具,但有的商家广告承诺与实际情况不符。

  记者了解到,我市某家具广场举办促销活动,宣传时打着“特价商品,无限量”的旗号,等消费者到现场实际购买此商品时卖家却应付说无货或是限量销售完毕。此外,在送货时间上,买卖双方也容易产生分歧。

  消费提醒:

  消费者在签订家具购买合同时,应明确约定送货时间,送货违约所应承担的责任、赔偿标准;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并对家具的尺寸、颜色、价格等进行详细约定;付款时不要一次性付清,应保留尾款,待安装完成且没有质量问题后再结清;购买时一定要跟商家签订购买合同,并在合同上明确注明用材信息,比如是“纯实木家具”还是“实木贴面家具”、“综合类木家具”、“板木结合家具”等;不要和卖场摊主私下交易,走卖场正规购货途径,以备出现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权。

来源: 大连晚报 作者: 编辑: 叶燕增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