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儿童健康
注意!十种宝宝缺钙的表现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27 14:41:10

  宝宝缺钙的表现有哪些呢?新生儿补钙的方法有哪些呢?小编今天就来介绍宝宝缺钙的表现和新生儿补钙的方法。

  一、宝宝缺钙的表现

  1、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

  2、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容易出汗;

  3、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4、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

  5、囟门闭合迟,肌无力;

  6、神情呆滞、表情少,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

  7、前额高突,形成方颅。或常有串珠肋,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8、厌食、偏食也与缺钙有关,钙元素摄入不足,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9、出现湿疹也与缺钙有关,常见于头顶、颜面、耳后,伴有哭闹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10、缺钙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鸡胸驼背、出现O形腿等等,这需要特别注意。

  宝宝缺钙的表现常见有以上十种,下面来看看如何为新生儿补钙。

  二、新生儿补钙的方法

  1、补钙从父母开始

  为了给新生儿一个好身体,在胎儿期就要注意及早补钙。

  精卵结合受孕至胎儿分娩称胎儿期,约10个月。人类的生命就始于受精卵细胞。钙参与了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钙作为第二信使所产生的钙震荡对镦子起到激活作用,使卵子获得受精能力。在精子的周围,和其他细胞一样,有一万倍高浓度的钙,正是因为此种高浓度差的存在,细胞孕过程也正是由负载万分之一钙的精子进入卵子的过程。

  如果没有精确的比例,卵子也不能接受精子。如果夫妻任何五方缺钙,精子卵子都会变得迟钝,不容易受孕,即使受孕也不能生出健康优秀的宝宝。

   2、孕妇补钙

  胎儿从几毫米的小胚胎发育成一个身高50厘米,体重3千克以上的新生儿,必须从母体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钙营养。

  为了保证胎儿身高、体重的增长,必须保证脊柱、四枝及头颅骨的正常骨化。在这个发育过程中,由于母体肠道向胎儿骨骼的钙运转,在妊娠期的最后三个月沉积在胎儿骨骼上的钙约为30克,占骨钙总量的80。当孕妇吸收的钙不足时,便会通过骨骼脱钙来满足胎儿对钙的需要。

  母亲向胎儿输送的钙离子,妊娠中期为每日150毫克;妊娠晚期每日450毫克(相当于胎儿每千克体重100--150毫克/日)。即使母亲钙营养缺乏,胎盘仍能主动地向胎儿输送钙,以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新生儿补钙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在3千克以上,骨钙的含量约为25克至30克,身长约50厘米。体重每天以25克至30克的速度增长,身高在28天内约增长至55厘米。

  为适应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合理营养,特别是钙营养的补充,成为当务之急。母乳是最理想的营养的补品,成为当务之急。母乳是最理想的营养品。虽然母乳中的钙含量比牛乳中的钙含量少,但母乳中的钙、磷比例最适宜(2比1),钙极易被吸收。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母亲虽经服用催乳药及相关措施,但仍少乳或无乳时,新生儿应服用牛奶及代乳品。牛奶的磷会计师为人奶的6倍,钙为人奶的4倍,牛奶的鲜明钾和钠的会计师也都高于人奶。牛奶中的钙大多数与枸缘酸结合或形成磷酸钙胶体,不易被吸收。所以在人工喂养时仍需注意补钙。

  新生儿早期低钙发生在出生后8--10天内,主要原因是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肾功能未发育成熟,进食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及维生素D缺乏等。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要注意及时补钙,以抵抗钙血症及低钙惊厥。

  宝宝缺钙的表现是家长鉴定宝宝是否缺钙的标准,一定要了解哦。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整合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