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城镇化和留住传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他说:复建“文物”,是因为此前都拆完了,拆完后又开始做假的了。我20年前就担心这个问题,现在这个情况出现了。之前,为了GDP把古迹打碎了,现在开始重建,还是为了GDP,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他们的文化政绩。
笔者把“为政绩和GDP把文物拆完现在又开始做假的”现象称之为“投机文物学”,因为在一些官员的眼中,所谓的文物已经不是“文物”,而是能否换取政绩和利益的筹码,能换取的,就是文物,不能换取的,就不能进入视线。这不能不说是对文物价值的藐视和对社会文明的颠覆。
资料显示,近30年我国消失文物多半毁于建设活动,这恰恰佐证了“为政绩和GDP把文物拆完,现在又开始做假的”现象。有关方面以建设的名义搞破坏,以追求政绩——为追求GDP,文物是可牺牲的。更要命的是,在毁坏文物的背后,有可能存在利益勾兑和腐败现象。
文物保护常常处于有心无力的境地,而“真文物遭殃,假文物吃香”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更要命的是,尽管根据有关法规,当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出现冲突时,应该是经济为文物保护让路,但现实却恰恰相反,甚至出现恶意破坏古文物的行为。从近年来文物古迹和城市建设之间的较量越发激烈的情况看,主导某些地方官员行为逻辑的思维只有一个——实用主义:历史文化古迹能变现成多少现成的利益,文化古迹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攫取金钱的筹码和政绩。
“投机文物学”之病偏离了文物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而更令人心忧的是弥漫于社会中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日益侵蚀,某种程度上会让我们丢弃一种理性的思考和纠偏的勇气,最终在利益驱动下审视和绑架文物的价值。一些人对利益的追逐永不会停止。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源上找到问题的实质,进而找到救治的制度性方法,“投机文物学”肯定会上演最后的疯狂,很可能会使文物的价值遭到无可挽回的伤害。这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学者阮仪三认为,中国目前在城市遗产的保护上存在真古董不如假古董的误区。一方面,我们在不停地拆除城市里仅剩的“真遗产”;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惜斥巨资修建“假古董”,这些都是经济利益驱动,是一种文化短视。应明确,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其产生与发展受到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才有了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本国文物的理念,但对醉心于政绩美梦的官僚来说,他们只在意政绩的谋取而不关心文物的命运。由此,再多的文物破坏,在他们的眼中,也是不足为虑的。
从根本上说,“投机文物学”是对历史文物缺少敬畏感,并且常常用金钱目标和政绩利益来衡量物品价值大小的结果,是金钱思维和利益逻辑深入渗透到文物保护事业的结果。可以说,即使有了充足的经费,即使有了完善的法律,只要这种利益思维还存在,只要用文物来变现和置换金钱的逻辑还占据主导地位,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要从根本上避免“投机文物学”产生,就要制度化纠偏:一是完善责任追究制,二是完善法律,三是从培养对文物的敬畏感、放弃用文物置换利益着手。如此,方能正本清源。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