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热点
春节期间 糖尿病者科学控制病情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30 10:40:29

  每到春节过后,各家医院的内分泌门诊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都会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一些糖尿病患者亲朋团聚时,往往会放松对血糖的监测,在饮食控制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冬季气温下降,人的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相对较好,也是导致糖友冬季血糖升高的另一个原因。

  吃了水果就要减少主食摄入

  现在吃水果已经不再受季节的限制,春节期间,亲朋走动频繁,水果、干果更是各家茶几上不可或缺的待客之物。若是一味地强调血糖控制,而让糖友们禁食这些充满诱惑的水果,的确很难。糖尿病患者在春节期间,吃水果也要讲究技巧,有所选择。

  糖尿病患者在春节期间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之内(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且不出现低血糖情况)后,再进食水果。血糖控制不平稳的患者,可先将西红柿或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待病情平稳后再选择进食水果。而一旦吃了水果,就必须减少主食的摄入。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吃水果保持在100-200克为宜。选择水果的原则为“两低一高”,即选择含糖量低、血糖生成指数低、含膳食纤维高的水果。综合来看,冬季推荐的水果主要有橙子、柚子、猕猴桃和苹果。水果最好能安排在两餐中间、饥饿的时候、体力活动后或睡前1小时食用。

  外出就餐不要吃太饱

  不管是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也无论是否用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控制饮食”,并不是要“限制饮食”,原则上说,糖尿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但前提是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必须要控制好食物的摄入量。相对来说,“控制饮食”在家容易,但外出就餐就难了。春节期间,大家外出聚餐的机会比往日大为增加。

  糖友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若有可能,最好在订餐前告知餐厅您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特殊照顾。在就餐过程中,对于那些不怎么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菜,无论价格多么昂贵,糖友也尽量少伸筷子。同时,在就餐前可以先吃一些低脂食物,如苹果、无脂无糖酸奶等,这样就不至于吃得过饱;同时,定餐前最好能向餐馆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比如炒菜不要放糖、少放些油盐等。在就餐过程中,尽量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菜肴,大概清楚菜肴的热量,也可以使用食品交换份法,估计餐桌上各种食物大概的卡路里含量。

  零食要尽量少吃

  生活中,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找专业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临床上,大多糖友需要控制米、面及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肥肉和甜食、煎炸食品等要少吃。可以多吃蔬菜、有选择地吃一些水果,还要多吃粗粮,少吃精米、精面。

  过年时,花生、瓜子和糖肯定是每家必备的招待客人的食品之一。刘静强调,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由于其味道鲜美,含糖少,不少糖尿病患者误认为多食无害,经常当作解馋和充饥食品随时食用。其实花生和瓜子虽然含糖分少,但含有较多的脂肪,属于高热量食品,如果随意吃,不按照食物交换份法减去相应的主食量而进食过多,也容易导致血糖、血脂增高。

  按时作息保证睡眠

  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平时很“听话”的糖尿病患者每到节假日就会“放纵”自己,使自己的血糖发生起伏,不得不到医院就诊。

  春季期间,糖友们的作息时间可以略作调整,但不能大动,最好在天放亮后就起床,别过早,也别过晚,这样才能养精蓄锐,保持充足的体力,战胜疾病。同时,无论是看电视或者打牌,都不要大喜大悲,因为情绪波动过大也会导致血糖不稳。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不管和家人聊得多么开心,情绪多么兴奋,都要按时作息,最好不要熬夜。因为生物钟一旦被打乱或过度疲劳,就会对病情非常不利。

 

来源: 寻医问药网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