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荣威W51.8T
厂商指导价:17.18万-22.18万元
优点:底盘十分扎实,并且带有4L四驱模式
缺点:内饰做工略显粗犷,价格偏高
荣威W5的外形并不属于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车型,车头上简单的大灯与中网造型甚至不会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宽大的前保险杠一直连接到大灯下部,巧妙的形成了一个分界,下进气和雾灯都集合在保险杠上,下护板也开有进气孔。这也正适合上汽为荣威W5所设定的理念,活跃动感的都市风格与阳刚霸气的SUV野性相结合的思想。
荣威W5的内饰采用上深下米色的双色配色,同时配以仿桃木的设计,居家的同时也更提升了档次。中控台上面深色表面采用的是较软的塑胶材质,摸上去比较柔软,下方浅色部分则是较硬的塑料材质,但用料要比搪塑厚实很多。在做工方面,荣威W5精致的内饰做工已经完全可以和一些合资品牌媲美,各部件间的接缝很小,而且非常均匀。
动力方面,荣威为W5装载了1.8T和3.2L这两种排量的发动机,其中型号为Kavachi的1.8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此前在荣威550和750上面就有搭载,最大功率118千瓦,峰值扭矩215牛米。与发动机匹配的有5速手动和6速Tiptronic智能手自一体这两种变速箱型式。
四驱模式方面,荣威为W5的四驱车型配备了一套P-4WD全模式四驱系统,应用知名厂商博格华纳的无声链条技术分动箱,以电控旋钮迅速切换两驱模式与四驱模式,将原本传输到后轮的牵引力均匀分配到所有车轮。针对不同地形,P-4WD全模式四驱系统还配有两种四驱模式。高速度四轮驱动(4H),分动箱平均分配前后轴扭矩,在雨雪路况兼顾高速与稳定。高动力四轮驱动(4L),分动箱会进行进一步的减速增扭,可以使车辆拥有更大的驱动力,轻松通过泥泞路面、沙地等崎岖地形。而两驱及两种四驱模式都是通过手动切换来实现的,操作方便。
编辑点评:由于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设计,荣威W5拥有比其他同级车型更强的越野性,使得W5在保证了城市路况行驶舒适性的同时又拥有了同级车所欠缺的越野性,而1.8T发动机则是动力的保障。
中华V51.5T
厂商指导价:10.98-16.58万元
优点:外观时尚,配置实用,有四驱版车型
缺点:外观造型模仿痕迹较为明显
相信大家只需一眼便能知道中华V5的外形设计思路其实是来自于宝马X1,虽然车身尺寸跟后者有一定差别,但前脸部分以及诸多细节所流露出的模仿痕迹实在太过明显,想看不出来这个事实都难。即便有所借鉴,但中华V5也有着自己独特设计元素的加入,比如前脸部分就很好的传承了此前上市的H530所营造的家族式设计,直瀑式中网跟中华H530的一摸一样。
家族式设计不仅体现在外形方面,内饰亦然。中华V5的内饰设计几乎和H530完全一致,亮银色的中控面板,偏向驾驶员一侧的中控显示屏,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等等这些,在H530里面你也都能看到,当然这是纯正的家族风格,无可厚非。但是比较致命的一点是亮银色的中控台设计比较容易沾染指纹,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让中控面板显得很脏。
中华V5 1.5T车型搭载了华晨自主研发的BM15T 1.5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0千瓦,峰值扭矩为200牛米,动力水平较1.6L车型有明显提升。变速箱方面,1.5T车型搭载了和1.6L车型相同的5速手动和5速手自一体这两款变速箱。四驱模式方面,中华V5 1.5T四驱版车型采用的是适时四驱,车内只有两驱/四驱切换按键,而不会有差速锁锁止功能。
编辑点评:中华V5圆润的外观设计十分讨巧,虽然没有太多的特色之处,但是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细节部分还融入了不少时下的流行元素,内饰亦然。而1.5T发动机和四驱模式的引入,也为中华V5带来了更多的亮点。
华泰宝利格1.8T
厂商指导价:11.97-22.97万元
优点:性价比高,配置丰富,外形时尚
缺点:外观模仿痕迹较为明显,做工粗糙
华泰宝力格模仿的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保时捷卡宴,但和中华V5模仿宝马X1不同,厂家并没有在外观方面加入太多自主创新设计,因此也就让人感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山寨气息。
宝力格马鞍棕的内饰颜色虽然想要营造出卡宴般的奢华内饰,但毕竟使用的材质一般,细节做工也较为粗糙,所以二者之间仅仅只是神似而形不似。不过在安全方面,宝力格智尊版却配备博世第九代车身动态电子稳定系统(ESP)+牵引力控制系统(TCS),舒适性方面也配备了8向电动座椅调节、前排座椅电加热、实时车载智能决策系统(TIVI)和倒车视频影像等功能,配置较为突出。
动力方面,除了2.0T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外,宝力格还搭载了一台1.8T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最大功率118千瓦,峰值扭矩215牛米,用来拖动宝利格这个大家伙显然不会为驾驶者带来动力澎湃的感觉。此外,宝利格也有配备了四驱模式的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
编辑点评:如果以配置和价格作为评判标准,那华泰宝利格确实很有吸引力,但在这个汽车市场处于微增长的时代,想要凭借配置和价格就一直占据市场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厂家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如何将一直以来存在的山寨痕迹抹去,不然很难再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