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楼顶大大的“劲胜”标志已经拆除
排废气企业和居民小区仅一路之隔
东莞相关部门回应:已经正式立案调查,但违法主体还不清晰
下班后回到绿化很好的花园小区,原本是件美好的事儿,但小区一旁的工厂却一直排废气,熏得大家连窗都不敢开。这让居住在东莞市长安镇沙头南区金沙花园的700多户居民烦恼不已,投诉多次未能解决,有住户称想怀孕都不敢。
居民认为,非法排毒气的是一家上市公司,名为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胜”),因税收贡献大事情才不好解决。长安环保分局回应,早在2012年5月接到投诉时就要去涉事企业(当时名为劲胜沙头分公司)整改,未见成效后于当年11月1日正式立案,但该案件因原址注册其他公司等原因存在违法主体不清晰的问题,正在进一步补充调查。截至发稿时,记者多次联系“劲胜”均未得到正面回应。
官方建议:若想怀孕就搬走
2012年上半年,在东莞打拼多年的湖北人小峰(化名)终于搬进了自己花了近百万元买的房子里,是标准的花园小区。想到一家人可以住在一起,孩子上的小学也在附近,小峰觉得虽然贷款压力很大,心里还是很满足。
但现实很讽刺,真正搬进去后才是小峰一家噩梦的开始。“劳累一天回到家走在小区里就闻到刺鼻的臭味,不是普通塑胶气味而是化学物质的味道,就是对面的劲胜厂排出来的”,小峰称,可能是风向的问题,一般有气味是下午和晚上,特别是晚上8时到12时,味道最为浓烈。
考虑到孩子在附近读书加上工作等原因,小峰无法选择搬离,只能每天关好门窗无奈忍受。不久前,小峰在网上发了一个名为“长安金沙花园对面劲胜厂,毒气长年排放没人管”的帖子,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希望有人帮忙解决问题。小峰的要求也不高:要过年了,希望能过个可以张嘴呼吸的年。
在小峰投诉的帖子下面,有22个回帖,绝大部分表明了自己的业主身份。住在7栋的住户称,每天都生活在门窗紧闭的世界里很郁闷,而更让该业主郁闷的是,打电话到当地环保部门投诉,对方称去过劲胜厂四五次了,可是没结果。“我说打算近期要怀宝宝,得到的建议是‘搬迁到别的地方去’,后来打电话到上一级环保部门也没用”。该业主说。
不少居民认为投诉多次仍迟迟得不到解决,是因为劲胜是一家上市公司,给当地创造了大量的税收。
实地走访:机器轰鸣臭味变淡
金沙花园商住区位于长安镇沙头南区,在其旁边共有三个工厂,除了劲胜外,还有康捷和树研两家公司。其中,康捷去年上半年才搬到附近,而臭味早就存在,被居民排除在外。在此居住3年左右住户陈先生认为,劲胜厂排臭气的可能性高达90%。
东莞市环保局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陈先生的推测。去年7月东莞市环保局回复居民投诉称,树研公司已办理相关环保手续,现场未发现明显异味。而劲胜公司扩建的两条自动喷涂线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便投入使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附近居民造成一定影响。
虽然环保局当时已责令劲胜公司立即停止使用扩建的两条自动喷涂线,待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及环保手续后再投入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臭味依旧存在。
上市公司劲胜就在金沙花园商住区东门外,两者仅隔一条马路,最短间隔约90米。相对于金沙花园高大的建筑,这栋白色4层小楼并不起眼。近半个月时间内,羊城晚报记者两次来到该花园外,虽然可以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但楼顶招牌后疑似烟囱的细小管道外看不到明显的有色烟雾,也未闻到浓烈的臭味。随机询问了几位业主,他们均表示臭味浓烈确有其事。
但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头一次去时小楼顶部大大的蓝色“劲胜”二字,第二次去时已经被拆掉了,只剩下轮廓。对此业主小峰也觉得奇怪,近半个月来他确实没有闻到臭味,“有其他业主还是闻到臭味,只是淡了很多”。
环保部门:已经立案正在调查
东莞市长安镇环保分局称,接到金沙花园业主的第一次投诉是在去年5月9日。当时派人去调查,发现涉事企业存在涉嫌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同意,擅自扩建的违法行为,于是要求该公司停止运行产生污染的工序和设备,环保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运行。这时,这家企业名为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沙头分公司)。
但在此之前,该企业名为东莞协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科”),2004年设立,2010年4月经过东莞市环保局审批同意,并入劲胜,原名称注销,使用原有的环保审批文件。去年7月,该企业在原有的经营地点注册了“东莞华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对外承担企业的一切责任和义务。工商部门核准变更登记资料表明,“华晟”系“劲胜”的全资子公司。
长安环保分局称,就是这些变动让调查处理此事存在困难。虽然该企业曾两度上报整改方案,但未见成效。在迟迟未补办环保手续的情况下,长安环保分局于去年11月1日正式以涉嫌环境违法对该企业立案。但调查期间,工作人员发现“协科”、“劲胜”、“华晟”三者关系前后不一致,存在违法主体不清晰问题。为此,长安环保分局正进一步补充调查,梳理清楚三者之间关系。
考虑到该公司距离商住区较近,环保部门称还将委托东莞市环保监测站定期对该公司废气、噪声情况进行昼、夜间连续监测,并会加大日常执法检查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