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嫩芽儿
山村小学生腌菜配冷饭当午餐引关注(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20 14:56:33

  寒冬,许多孩子只能就着腌菜吃冷饭

  问题反映

  11月中旬,有网友通过江西微博及大江网《民声热线》向本栏目反映,原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万载县仙源偏远山区的横岭、高岭等地小学学生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家离学校较远,来回要走七八公里山路,中午都是在学校吃自己带来的饭菜,基本上都是南瓜、萝卜、土豆等,很少有荤菜。寒冬来临,留守老人积攒柴火的能力有限,无奈只能抓把咸菜配上前晚的剩饭让小孩带到学校当午餐,有的孩子甚至空着肚子去上学。网友们表示,仙源数百名留守儿童急需得到社会各界的爱心关注。

  调查核实

  11月20日至24日,在万载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记者驱车翻越崇山峻岭,深入仙源乡横岭小学探访留守儿童,并踩着泥泞山路走进7岁女孩李梦瑶等留守儿童的家。

  在海拔800米的山腰,记者看到,一栋墙体已被风雨洗刷得千疮百孔的土坯房就是小梦瑶和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家。家里没有一件完好的桌椅或其他家具,床上棉被也破旧得摸不到多少棉花。墙角堆放的南瓜、冬瓜、红薯,还有簸箕中晾晒的萝卜干、腌菜,这些就是祖孙3人整个冬天的过冬菜。老人说,冬天山里特别湿冷,有时没法点着柴火做饭,只能心疼地看着小孙女空着肚子或带个生红薯去上学。

  横岭小学校长朱发明告诉记者,横岭小学山高路远,自然环境较艰险,离万载县城近80公里,是仙源乡政府特设的最远一处教学点,有小学一、二年级及学前班,共31名学生,他们升至三年级后再转入20公里外的仙源乡中心小学寄宿入读。这些学生年龄在4至8岁之间,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中午均自带饭菜在学校吃。

  仙源乡中心小学校长鲍小平介绍,全乡1200余名小学生,其中有一半是深山贫困留守儿童。目前只有上了三年级以上的贫困寄宿生才可享受国家下发的每人每年1250元的生活补助。而包括一、二年级及学前班学生在内,万载县有数千名的贫困学生急需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

  记者帮办

  记者在仙源乡横岭小学(教学点)等学校探访留守儿童期间,仙源乡党委书记曹裕修等乡干部带着生活物资随同记者走访李梦瑶等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并表示,乡党委、政府将从解决深山移民建房资金等方面入手,为留守儿童家长创造就业环境并劝其回乡打工,并落实乡、村两级干部定期走访制,以切实解决这些家庭当前存在的困难。

  《党报帮你办》栏目官方微博及记者个人微博发布有关横岭小学留守儿童的信息后,引发全国众多网友关注,上千名爱心人士纷纷转发或评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等爱心机构表示要尽自己所能为仙源山区孩子提供帮助。央视《百家讲坛》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罗大伦在评论中说,“小小年龄,每天上学要跋山涉水那么远,愿我们能帮助他们,这样的孩子潜质优秀,如若成材,必有大作为于社会。”该评论在社会各界激起了关注仙源留守儿童的爱心热潮。

  随后,本栏目和大江网积极协助并推进万载县教育部门与“免费午餐”机构对接,为横岭小学申报“免费午餐”项目,相关申报材料已进入了验审阶段。目前,已在万载县暂先锁定横岭小学这一所学校作为开放点,待成功验审后,预计12月底就可启动测试程序,即每天为孩子们免费发放一个鸡蛋,测试一个月后,未发现其他问题,就下拨资金为该学校配备冰箱、消毒柜等厨具设备,再严格按相关程序正式启动“免费午餐”。

  12月13日,来自上海的“火工户外”爱心组织筹集了近2000元钱为横岭小学购买100块窗户玻璃及2台取暖器,将在本月内委托万载县相关部门进行安装。

  此外,九江县交警大队40余名干警也通过官方微博发出“关爱仙源留守儿童”爱心倡议,分批向横岭小学捐赠御寒衣物及书籍。至12月18日记者发稿时止,横岭小学已收到了九江县交警大队捐赠的3批爱心物资。

 

来源: 江西日报 作者: 记者 童梦宁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