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话记录里,和你联系最多的人是谁?老爸老妈,同学朋友,还是10086?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罗沛霖在北京论坛“社会化集体时代的创新与变革”上公布了一项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有54.79%的人坦承手机最常联系的是自己的爱人,只有15.49%的人是父母。而对那些刚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调查结果成立吗?
李桢怡是中国计量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二学生,来自广东。在他的手机上显示,每天联系最多的是同学和朋友,从早上上课占座位,到第二天上课教室改了,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和同学交流。
而和父母,李桢怡一般只在周末晚上给他们打个电话报平安,“如果我忘记打了,父母也会打过来的。”通话开头也是固定格式:饭吃了吗?洗澡了没?在不在宿舍?再就是家里最近有什么事,天冷穿衣之类的。“说来说去都是一些简单的问候,没有太多事好聊。烦心的事么,我也不想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
最能主动让大学生想起给父母打电话的原因,有一条是男女生都通用的,那就是向家里人要钱。中国计量学院英语系大四女生张同学告诉记者,家里每月给她卡里打钱,月底没钱了,她会主动打电话跟父母要。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而对很多大学生的父母来说,这最远的距离是,明明给孩子买了最新的智能手机,把自己各种各样的联系电话都存进去了,结果一周也盼不到一个电话。
近日,记者在中国计量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对70名学生做了调查,其中近一半的受访学生是刚跨入大学的新生。
定期联系,又不频繁
这是成长断乳期的亲子沟通
从调查数据来看,近70%的学生承认,每天联系最多的是同学和朋友,只有10名学生回答,和父母联系最多。八成学生表示,每周至少和父母联系一次,其中近30%的学生是为了索要生活费。
对这个调查结果,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教授李伟梁也很感叹:“现在手机对于新新人类来说,多数不是为了沟通感情,而是一种工具。”
为什么这么说?李伟梁表示,很多孩子打电话给人,是需要寻求帮助,这种帮助,有时候可能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时是对一处伤口的抚慰,有时也可能是一种分享。但这个年代的孩子,他们所寻找的可以分享的“出口”,必须得跟得上他们的节拍。
李伟梁也曾和学生聊起过亲子沟通的话题,不少90后很坦诚地告诉他,之所以很少跟父母交流,是因为多数时候感到没有必要,“他们认为,自己所在社会,每天都在更新,而父母跟不上这种节奏。”
这种“脱节的距离”,有的是因为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低,有的是因为孩子觉得父母带给自己的有效信息太少,所以,索性不多问了。
“90后是特别善于发现自我的一代人,很希望表达、发挥自己。”李伟梁提到,曾经有搞社团工作的老师,回到办公室就非常生气,说:“有的90后做事,做90%,希望能得到100%。不然就不真心给你干。”
李伟梁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给逼的,“关键是,他们意识到了很多残酷的现实,做事追求效益。”
海南大学教授、作家王小妮,在她的《上课记》里也提到过一个不好理解的现象,她的90后学生说:“自己就是不快乐。” 20岁,原本应该是轻盈曼妙,无心无事,但他们却过早地沉重了。王小妮在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感到,今天的90后,心里早跟明镜似的,他们看这世界很简单,就是两大块:要多强大有多强大的社会;另一个是渺小的孤零零的自己。碰到抗不过的强大阻力后,他们自然退却,直接退回靠饱胀感去知会的这个自身。所以,“吃货”这个词,最早是90后的一种自称。
“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会经历一个独立期。”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方婷老师说,大学就像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断乳期,一方面,他们会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会经历自我意识的成人化,既有争取独立的强烈意愿,在经济上又离不开父母的支持。这也让大学生和父母间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定期联系,但又不频繁。
“不过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也存在个体差异。”方婷说,大部分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是长辈对晚辈的纵向式关系,所以有些人更倾向于朋友间平辈式的倾诉,而不是跟父母。
“如果亲子之间能有更加融洽的关系,对家庭、社会和谐都是更理想的,不过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方婷认为,像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与家人保持频繁的联系,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力,硬要这样要求他们,也许有点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