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压力全球第一?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0-29 16:14:16

 

  社会保障滞后

  诱发各个阶层“压力山大”

  中国白领的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调查显示,“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三者的背后无非就是个“钱”字。

  有学者指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500多年的历史积累,其中原始积累长达300年,而我们的积累刚刚开始。别人300年的焦虑,我们要在30年内消化。膨胀的欲望带来的是急剧增加的压力。

  在一些学者看来,当前中国,感到“压力山大”的不仅是白领,焦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胡颖廉分析,人们压力大的一个原因是来自物质保障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滞后,人们对医疗、养老、住房和子女教育等问题缺乏稳定感,因此,努力将未来收益“折现”到当前实现,其代价就是透支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压力也来自精神方面,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扩大,群体性焦虑情绪严重,这加剧了急功近利、肤浅急躁的社会氛围。”胡颖廉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认为,中国人目前处于“生,生不起;死,死不起”的状况,就连殡葬这样本应属于社会保障的项目,都变得唯利是图,当社会应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够完善时,个人身上的担子就显得尤其沉重。

  另外,夏学銮认为不同的教育观也是导致中国人压力格外大的一个原因,“西方人教育孩子从小要学会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在东方,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好好学习,长大光宗耀祖。这导致很多人成年后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压力总是如影随形。”

  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

  一项内容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调查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住房、工作、婚姻成为引发城市居民压力的主要诱因。

  有专家指出,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但压力过大则会产生负面作用。有统计显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日本,过度疲劳曾造成大量中青年人猝死,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

  当压力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人所感觉到的焦虑,就从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变成精神障碍疾病。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其中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人数急剧上升。《柳叶刀》预计,中国患抑郁障碍的人群,有可能达到6100万,且绝大多数从未就诊。虽然抑郁症的病因很复杂,但压力过大、持续得不到排解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导致抑郁症发病的外界压力经常是慢性的、持续的、不可预见的压力,这和我们很多白领的工作状态非常类似。”全国抑郁症研究协作组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王刚说。

  注意身体变化

  反思是否压力过大

  压力就像洪水,蓄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释放。然而,多数中国人的选择是压抑,有的人甚至选择走极端。

  深圳网友“祭奠逝去的嗳”本是当地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月薪近2万,今年10月4日,他突然发帖称“活着好累,直播我的死亡。希望朋友还能记得我”。尽管网友报警营救,最终还是没留住“祭奠逝去的嗳”,据他身边的朋友回忆,“祭奠逝去的嗳”两年多前就流露出自杀的想法。

  王刚举例说,一项北京地区抑郁症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从未就医的比例高达62.9%,而就诊的患者当中,真正到专科医院就诊的只有5.8%。而且患者在发病之初,对于自己是否了解现在处于疾病状态,不清楚的占到70%以上,认为是思想问题的占到10.3%,能够认识到自己可能是得了抑郁症的比例还不到10%,很多人即使出现了失眠、厌食、胃痛等躯体反应,也没有意识去挖掘问题的根源。

  远离这个时代,显然是不可能的。专家认为,要改变的是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

  专家提示,当你出现易忘事、做怪梦、下巴疼痛、牙龈疼痛出血、重度痛经等症状时,就要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压力过大了。玩节奏适中、画面轻松的休闲游戏,多吃牛奶、海带、鱼肉等富含钙和维生素B1的食物,能帮人暂时远离压力,让身心得到放松。

  综合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