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07月17日讯 暑假来临,一些大学生表示自己又在头疼该到哪个单位实习。为了增加就业筹码,许多大学生选择在假期的时候实习。前段时间,北大校长助理黄桂田炮轰大学生实习,称实习影响大学生学业,引发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实习情况的广泛关注。实习对就业究竟有无帮助?是否会影响学业?为此,本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事件缘由
实习无用引争论
每逢暑假,不少大学生都有实习打工的计划。日前,北大校长助理黄桂田呼吁“禁止大学生实习”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关注,他认为,实习影响大学生学业,他甚至呼吁全国各高校经济学院负责人共同禁止学生参加实习,以矫正这种“变态工作需求”。
黄桂田称,实习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需要的培养计划,由专业的老师安排的实习、调研或者和老师一起搞课题研究。另外一种实习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他针对的是第二种情况的实习提出异议。“第二种实习,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正常学习时间,确实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冲击。我身边就有学生因为此类实习而无法完成毕业论文,甚至无法正常上课。”
有观点认为,学生放弃校内学习时间来参加校外实习,其根本原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脱离得太多,多数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黄桂田则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客观。他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校外实习基本属于跑腿打杂,很少有实习生能接触到核心业务。
□现状调查
对口实习机会少
为了增加就业砝码,不少大学生在假期选择社会实践。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学生参加实习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必须参加实习,因为不少高校对学生都有实习环节的学分要求;二是提前了解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行业和工作的情况,并确认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适合;三是丰富简历,为毕业后找工作增加竞争的筹码。
采访中,一些大学生表示,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单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与专业对口的单位未必接收实习生,另外实习单位一般要求有本单位的担保人,而后者往往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大难题。
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800家企业提供的7578个职位中,营销类占62.3%,业务操作类占19.5%。可以说,企业给大学生提供的实习工作多集中于营销类和生产类岗位。调查指出,目前国内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专业相关度低
自“实习无用论”争议开始后,前程无忧精英训练营的一项目开发小组在网站上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实习的调查。调查显示,61.19%的受访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实习,而且超过四成的学生希望能在大学期间参加3-4次的实习。
对于实习的基本态度,超过六成的学生表示实习可以帮助自己尝试多种工作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三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企业和行业。只有5.9%的学生是希望通过实习帮助自己找到正式工作,近九成学生认为实习对就业起到辅助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
问题也同样存在:第一,大学生选择的实习工作与专业方向对口性普遍较差。随机调查发现,大学生实习岗位以推销员、行政文秘、销售、营业员居多。实习工作和所学专业的相关度非常低;第二,多数受访学生都曾有过3-4次实习经历,多数最终没能留在实习单位成为正式员工;第三,不管从事的是哪一类的实习工作,实习生一致认为实习期间所积攒的工作能力、自信心、人脉资源等都可以增加阅历,有利于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