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习需要更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除去教学的问题以外,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难以寻找,这是职业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秀丽记得,2008年,学院希望寻找一家大型连锁经营的企业成为实习基地,在贵州省内寻找四处碰壁之后,她通过2006级学生与杭州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取得联系。
带着32个学生坐上从贵阳到杭州的火车时,李秀丽接受的条件是企业不提供路费、食宿费、学生保险费,只接收学生实习。因为学院资金困难,李秀丽用两万元积蓄垫付了学生的生活费,学院4位领导凑了每人2000元的年终奖,院长吴荣从家里拿了两瓶茅台酒给李秀丽带上,到杭州请企业负责人吃饭。
“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真难,经常求爷爷告奶奶,还没好脸子看。”李秀丽说,作为分管学生实习的副院长,这是她工作的常态。
在姜大源看来,现在国内职业教育的大环境和德国的差距非常大。“德国的职业教育法针对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社会责任作了明确的要求,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才能成为职校的实习基地。”姜大源说,企业认为这是在履行社会责任,政府为这样的企业提供大量优惠政策,有“企业教育中心”的企业在德国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
姜大源分析说,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跨界的教育”,主体应该是“学校+企业”,而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只对学校进行约束,并没有对企业产生约束或激励。
他举例说,比如一个企业使用职校“学生工”当廉价劳动力,一经查实,责任人该受到什么样严重的刑罚,企业受到什么严重的处罚;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进行职校生实习教育,建设企业教育中心需要什么门槛;企业在成为职校实习基地后,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荣誉,税收享受什么样的优惠政策,政府会主动为企业做什么,一系列问题都没有严格明确的法律规定。
“企业愿意花3个亿去做广告,也不愿意花1个亿做职业教育。”姜大源无奈地说,这是国内当前的普遍情况,之所以国内大企业不热衷于做职业教育,还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人们依然认为科学家、工程师就比技术工人高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