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 :衢州特快 > 文学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阎真:文学史就是“经典性”的沉淀史

  还想说说张爱玲。张爱玲一生的艺术高峰,在她刚出道之时。《金锁记》《倾城之恋》无疑是艺术精品,字字珠玑,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自一个20出头的女孩之手。确实是才女,说是天才也不过分。可这种势头根本没有得以持续,用“每况愈下”来描绘她的创作,是非常恰当的。后来的《十八春》等,韵味情致就差得很多,不敢恭维。前年看到她的封笔之作《小团圆》,要形象没形象,要语言没语言,结构混乱,情节模糊,当年才女的身影荡然无存。这样缺乏艺术品位的作品被大吹大擂,如果是出版商为了市场的人为安排,我还可以有着一种痛苦的理解;如果是一些人习惯性的崇拜,或者干脆就是在这个名字面前失去了审美判断,那我就只能“长叹息以掩涕兮”了。

  当代批评令人“长叹息”的批评不少。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以“史诗”名之的作品,恐怕90%以上出自当代,如果真的如此,中国当代文学那是群峰耸立,巍然如泰山、华山、嵩山、衡山。但我们知道,情况并非如此。没有原则的歌颂,在几千年的文学史上,以当代为最甚。古代批评家的那种充满人格自尊人格魅力的批评,在当代如果说不是很少,但也决不是很多。比较起来,失范的批评浩如烟海。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又有个市场背景,要一个批评家坚守批评标准的确有些强人所难,甚至可以说不近人情。没有坚守批评中的标准,这样的事情我也做过,因为只有如此,才对得起朋友。既然自己也做过,就不能苛求他人。我想说的是,不论是面对人情的压力还是市场的压力,歌颂也还是要有个分寸。高帽子高得耸入云天,会压碎作家本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在这方面当代作家心理承受能力都还比较好,被戴了高帽而拍案而起的,似乎很少,哦,不,是闻所未闻。其实,帽子戴得太高,是害了作者。典型的例子是余秋雨的散文。在我看来,在当代散文家中,余秋雨的学问是一流的,在当代学者中,他的文笔又是一流的。有了这两个一流,怎么说他也应该有毋庸置疑的地位,何况他还是文化散文的开拓者。为什么他遭到的攻击最多?他自己的解释是别人对他全面成功的嫉妒,就像当年群小围攻苏东坡。但当代全面成功的作家不乏其人,难道偏偏是他遭到那么多人嫉妒?他自视太高,有人把他抬得太高,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他被抬得那么高,那么对不起,别人就要用那么高的标准要求你,更不能原谅他散文中的史实性硬伤。如果他不被抬得那么高,他自己又能低调一点,他的朋友会更多,地位会更高。把他抬到云端的人,其实是害了他。

  最后,我想谈谈审美倾向的民族性问题。在阅读上,我是一个民族性倾向非常强的作家。读唐诗宋词,审美的愉悦可以渗入全身每一个细胞,读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无论如何也读不出这种感觉。读《红楼梦》,几百个人之间的人物关系基本是清楚的,说得上口的人名也有几十上百,读《水浒》也可说出几十个人名来。但看国外小说名著,看完了也就记得三几个人的名字,其他的人,对不起,合上书就不记得了。博尔赫斯,是我难以理解的,《追忆逝水年华》,第一部读了几个月也读不下去,只好不了了之。连最容易读的《呼啸山庄》,读了几遍,合上书人物关系就是一团浆糊。这种审美选择的民族性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不知道,但我本人肯定是这种状态。我因此认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伟大著作,还是得由中国人来完成。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资讯 手机看报纸 浙江手机报 订阅中
·文学名著:为什么不读,为什么读
·在各国,科幻小说都不是主流文学
·网络时代,经典文学离我们有多远?
·青春文学《伤花烂漫》在兰州首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