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春节市区1500套房源迎客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2-13 08:41:16

  每年的春节长假虽然是楼市的淡季,但不少项目售楼部也把春节销售当成蓄客的手段之一,春节长假期间售楼部照样开放,不少售楼部还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优惠活动。各位购房者如果真有购房计划,趁着过节倒是可以到各个售楼部逛逛。

  节前看房买房已热闹

  “我们想买一套婚房,最好是现房。”在西区一售楼部内,一对小夫妻刚进售楼部,便和销售人员说明了买房意向,在销售员的介绍下看了新推房源的位置,还了解了楼盘开发的大致情况,并随销售员看了样板间……

  龙游小伙子小方和未婚妻,带上双方的父母、亲戚,到售楼部里选婚房。“我们两人去年7月份就看房了,目前相中这个小区的房源,但是父母他们都还没看过我们中意的几套房子。”小方说,现在售楼部有活动,单价只需要6000元每平方米,算着挺合算的,婚期也快到了,父母看过觉得可以就想下单。

  除了小方这样的刚需置业者,返乡置业的刚需近期也增多了不少。昨天,记者从市区几个售楼部了解到,尽管春节将近,但是为购置婚房、返乡置业等等需求的购房者仍然奔波在看房、买房的路上。在一些楼盘的售楼部内、在建小区内、样板间内,记者都能看到三两个在看房、选房的市民,好不热闹。

  “马上过节了,来看房的以返乡置业的购房者居多,有的是在衢州的家人已经看好,从外地回来后赶紧到售楼部再看看,还有的是外地工作刚回来,匆匆忙忙赶过来看房。”衢江区一楼盘销售经理介绍,近期,返乡置业者能占六成左右,多数是刚需购房者,外地房价更高,他们难以实现置业,或者是家人在衢州本地,为家人购置房产。

  千余套刚需房源备战

  每逢节假日,比起在房地产市场上瞎逛,想买房的市民更希望获得市场上的房源信息,可以有的放矢。春节马上进入倒计时,记者从市区部分楼盘了解到,有的楼盘已经进入马年收尾阶段,有的售楼部只有在除夕和大年初一那两天闭门休息,对于想买房的市民来说,这个春节假期,有比较充分的看房时间。

  日前,记者了解了衢州市区10多家在售楼盘,老城区、南区、衢化、双港一带7家在售楼盘可售房源约有三四百套,西区的5个楼盘有可售房源约四五套,衢江区(包括东港)4个在售楼盘有可售房源四五套。粗略统计,这个春节,衢州市区至少有1400套的可售房源,其中以刚需户型居多,大多数房源的面积在8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之间。

  春节期间的可售房源,还有一个优势是不少楼盘的房源已经准现房呈现,相比购买期房时只能看看图纸、规划,眼下去挑房子,可以眼见为实,买个放心。

  另外,对于想购买商业地产的市民,这个春节也有不少项目可以看看,像西区鑫港·慧谷、金百汇等项目,春节后或将推出一批写字楼及商铺。2月13日,市区也有新的商业地产项目开拍,2015年,商业地产的选择性会较大,市民可以趁着春节多加关注。

  促销优惠琳琅满目

  从2015年元旦假期开始,有的开发商为给新年开启新的篇章,纷纷推出了年终钜惠等促销模式,这个春节假期,市场上能搜罗到哪些楼盘的促销优惠?

  “为了迎新年,楼盘精选10套特价房源,向市民让利优惠;另外在2月15日前,老业主到访过售楼部还可领取购房抵金券。”衢江区一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楼盘准现房、现房销售是他们的优势,购房优惠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这个春节,开发商在购房优惠也是蛮拼的。像通力紫园推出了“紫气东来,金洋送喜”的系列活动,不仅最低首付4万元起,还有团购价等多重优惠;恒大推出了老带新可享受房价2%的购物卡;瑞宏春节再推8折等购房优惠;还有的楼盘针对返乡置业的购房者,像衢江区某楼盘推出“车票抵万金,温暖助购”活动;东港一楼盘也推出了凭车票即可免费领取限量版雨伞、新春对联、红包还可享受神秘购房优惠等。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面对多重优惠来袭,这个春节你还忍得住吗?这个春节假期,购房者不如前去看看房子,感受一番这花样繁多的优惠活动,选一套实实在在的实惠房。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祝春蕾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