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5岁女孩不满母亲生二胎 弟弟出生后认奶奶当妈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2-01 13:11:12
  亲弟弟出生后5岁女孩认奶当妈专家表示,这是典型的“一胎焦虑”表现,家长和孩子都有问题

  为生二胎,父母给老大写了保证书;13岁女孩用自杀逼妈妈放弃二胎……近日,网络上曝出一系列父母想要生二胎,遭老大强烈反对的新闻。而二胎带来的烦恼在我们身边也有。近日,家住铁西区的李女士就向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大吐苦水:自从有了二胎,大女儿赖在奶奶家半年不肯回家,竟还改口管奶奶叫妈妈。如何让姐姐接受弟弟,成了现如今李女士一家最大的难题。

  弟弟出生前后,女孩判若两人

  李女士的大女儿格格(化名)今年5岁了,平时由奶奶和李女士一起照顾,一家人都非常宠爱她。女儿3岁上了幼儿园后,李女士有了生二胎的打算,格格知道后也很高兴,还嚷嚷着想要个小妹妹陪她玩。

  半年前,小弟弟出生了,格格却没有那么高兴了。小弟弟刚出生不久,格格就嚷着要回奶奶家。“奶奶,妈妈有了小弟弟,不再喜欢我了。我以后就在你家不回去了。”考虑到照顾两个孩子很辛苦,一家人暂时答应了格格在奶奶家住的要求。可半年多了,格格一直赖在奶奶家,很少回去。一次,李女士说:“你总待在奶奶家,不想我吗?”格格竟说:“你有小弟弟,不需要我当孩子了。以后我就是奶奶的孩子,管奶奶叫妈妈了。”从此以后,格格竟然真改口管奶奶叫起了妈妈。

  听人夸弟弟白,她竟怒摔弟弟

  如今,弟弟已经6个多月了,其间格格很少回家。一看到妈妈抱弟弟,她就会很生气。在格格面前,全家人都会很小心,尽量不表现出对弟弟的喜欢,也尽量避免在她面前抱或亲吻弟弟。

  一次,家里的客人夸弟弟长得真白净,正打算抱弟弟的格格一听这话,竟一下把弟弟摔在床上,扭头离开了。还有一次,弟弟正在睡觉,妈妈告诉满屋跑的格格,走路要轻,别吵醒弟弟。没想到格格竟故意弄大声音,还跑到弟弟床前大声唱歌,吓得弟弟哇哇大哭。此间,幼儿园的老师也反映,格格变得比以前更爱哭闹了,和小朋友玩时,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一把抢过来,完全不愿与小朋友分享。有两次还打伤了想和她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

  格格的这些举动,让全家人很震惊,却又不敢过多批评她,怕伤害到她幼小的心灵。

  应为老大创造更多机会照顾老二

  针对李女士的无奈,记者采访了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陈光华副教授。陈光华说,因生二胎引发的此类家庭问题,家长及大孩子双方都有问题。

  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多会出现此类“一胎焦虑”。他们大多年龄还小,自我意识不强,误以为妈妈被“抢”走了,从而出现易怒、捣蛋、欺负老二,甚至厌食、生病等情况。此外,这类孩子往往从小被家人太过溺宠,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一点不按自己心意来便受不了。再有,家长对老二过分关注,而忽略对老大的照顾,也会让老大感到孤独和焦虑。

  陈光华建议,首先,家长不要忽略老大的情绪变化,多和孩子聊天,特地抽时间陪老大玩游戏,让孩子打消心中妈妈被抢走的顾虑。

  其次,可以为老大创造更多照顾老二的机会,这既能培养老大的责任感,又会让他们觉得老二是在和自己分享父母的爱。要让老大明白,应和爸妈一起去爱老二,而不是和老二争“宠”。

  再次,家长不该因忽略老大而心存愧疚,以致不敢再批评教育。对老大因“一胎焦虑”而产生的不好行为娇惯放任,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来源: 沈阳晚报 作者: 记者 王晓婷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