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消费?老少各异
-坚持存钱30多年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就开始存钱,但那时候每个月我省不下什么钱。”家住北京宣武门的马奶奶今年已经72岁了,已退休十多年。她告诉我们,30多年前,她还不怎么去银行存钱。“当时每家每户都是自己准备一个小箱子或者一块手绢,把每个月省下来的钱存起来。那时我每个月的工资100元出头,一般情况下到年底能存下百八十元的。我们的想法是必须得存钱,细水长流,才能吃穿不愁。”
现在,马奶奶仍旧每个月会去银行存一笔钱。“我每个月退休金有2800多元,老伴去世得早,我一个人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她说,“我每个月都能存下1000多元,一是平常拿出来给孙子当零花钱用,过年还能给他包个红包;二是虽说儿子现在也都有出息了,我想多存点钱,万一以后有个病有个灾的,多少能帮衬点儿是点儿的。”
-为一家老小做打算
40多岁的刘先生,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十多年了,现在每月的工资待遇约六七千元。
“我们这代人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不存钱,怎么给老人养老?不存钱,孩子上大学,将来结婚成家怎么解决?不存钱,将来自己老了不可能全指望孩子吧!”刘先生用一连串问句来回答我们:自己平常从不乱花钱,存钱是为未来做打算。
“我们家每年都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比如之前孩子他爷爷腰椎间盘突出做手术一下花了十多万元;孩子高考,各种补习又花好几万元。幸亏有存款,否则真不知道这么多钱一下子去哪里弄。”北京的任女士说,她从结婚到现在,18年来一直是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并且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对了,我前段时间又存了一笔,5年的定期,是跟保险公司合作的。既可以给孩子上保险,5年后这笔钱也可以给孩子用。”
-各式各样的“月光族”
“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把钱放在余额宝。”刚刚工作两年的河北姑娘马丽珊说,像她们这样的年轻人收入不高,又爱消费,“余额宝既可以存钱、挣钱,还可以随时消费和转账,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太合适了!”
在年轻人中,也有不少是“月光一族”。
已经在北京打拼了6年的李丽妍是典型的“月光族”。她每个月工资差不多8000元,除了自己花,有时还给爸妈和朋友买一些礼品。在李丽妍看来,“存钱没有必要,钱就是用来满足需求的,为了存钱而使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就违背了赚钱的初衷了。”
但还有一些“月光族”并非自愿。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李每个月工资是3000多元,减去房租700元,剩下的只够日常生活和社交开销。“为了让爸妈过上好日子,也为了将来我的家庭,我会努力存钱。”小李说。
-攒钱给父母买礼物
“原来上学时都是爸妈给我包红包,现在出来工作了,到了我给他们包红包的时候了。”在北京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90后”安徽姑娘朱明飞说。
2014年6月朱明飞参加工作后,每个月都会拿出工资的1/3存进银行,为了过年的时候回家有钱给爸妈买礼物。她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存了8000元左右。“我爸现在的手机电池不好用了,我打算过年买个新手机送给他。”
正在读高二的王帅也正在存钱。“我现在偷偷地存钱呢,存了有800多元了。”还是学生的小伙儿存钱究竟想干什么呢?原来,前一段时间王帅妈妈的手表坏了,他打算存钱给妈妈买块新的手表,当作新年礼物。“我妈妈是一个特别有时间观念的人,这么多年来手表从不离手。我用省下来的钱给妈妈买块手表,她一定会很开心!”
为啥爱“存钱”?只为过得更好
涉及老百姓钱袋子的新鲜事不断增多,对此,有专家表示,这是中国经济不断朝前发展的一个表现,包括养老金并轨等相关改革的推进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长期将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但尽管时代一直在向前发展,中国人还是一如既往爱存钱。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调查可发现,人们“存钱”的用途主要集中于四大方面:子女教育、结婚、医疗和养老。除了以上四大原因之外,其他的存钱理由五花八门:存钱给自己买礼物的、存钱创业的、攒钱买车的、攒钱去旅游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中国人“忧患意识”较为强烈,习惯给自己留后路,个人的消费预算通常取决于当年的收入以及积攒的储蓄,由“过去的收入”决定今天该花多少。
中国人“爱存钱”,是由长期以来的文化决定的。张孝德进一步分析说,中国自古是农耕国家,在农耕社会,农业经济收益周期较长,收获作物需要时间;而且大自然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长年与土地和大自然打交道的中国人就养成了“未雨绸缪”和“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的文化观念,使我们习惯于平常量入为出,将省下或富余的财富储蓄起来,为未来做打算。
中国人倾向于“存钱”,也是对其他理财产品缺乏安全感的一个表现。张孝德认为,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是相挂钩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对于多数中低收入者,有一点积蓄存银行,无疑是首选。而频频爆出的理财产品亏损和不规范销售的消息,更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心。因此,人们为了保险起见,更倾向于选择比较安全的“储蓄存款”的方式。
“人们存钱根本上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张孝德说,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更有质量:想换个更大的房子,住着更舒服;买辆更好的车,开着更有派头;买个更好的电脑,运行更快……因此,中国人爱存钱,本质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怎样存钱快?达人教你秘诀
无论存钱还是花钱,都离不开一个“钱”字。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财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首先,要仍然坚持存钱细水长流。在他看来,往往平常善于存钱理财的家庭比较富裕,而那些对“钱”毫无规划的人往往最后是穷人。
其次,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根据自身收入能力,结合多种方式理财。“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张孝德说,对于经济收入有余力的,可以选取“综合理财”的方式,如银行投资、债券、基金等相结合;而对于那些收入较低、风险承载能力较低的年轻人来说,还是要更多考虑安全性,选择“存钱”更保险。
而存钱也是需要讲究小技巧的,各路牛人的“妙招儿”也能助你更好地攒钱。
被称为“攒钱小达人”的刘小姐总结出了一套“存钱妙招”:比如四分储蓄法,假如金额是1万元,那么将其分为不同金额的四份,如1000元、2000元、3000元和4000元,然后分别存为四张一年期的定期存单。如此以来,比存活期能够多获利息。
有网友还晒出了“攒钱五步走”攻略:第一步:去一家从未办过卡的银行开一个存款账户;第二步,定期从自己工资账户上取出不多的钱,存到新开的账户中,2个月过后增加取出的金额;第三步,每天从钱包里拿出5元或10元钱放进一个信封,每月把信封里积攒的钱存入你的银行存款账户中;第四步,核查信用卡的对账单,减少你每月从信用卡中支取的金额,每到月末,将省下的钱存入存款账户中;第五步,画出你存钱的目标,比如买台新电脑,然后贴在冰箱门上、厨房门上、餐桌上等任何你会经常看到的地方,这些画在纸上的目标会增加你存钱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