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珠宝展会猫腻多 鉴定师买到假宝石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1-21 09:03:47

经鉴定,王小姐买的四颗宝石皆为人工合成

  珠宝鉴定师却在珠宝展会上买到了假宝石?上周日,王小姐(化名)在马甸某会展中心承办的珠宝展上买了四颗号称坦桑石的宝石,本想为自己的心形坦桑石项链配一对耳钉,可后来却发现刚刚购买的这四颗宝石全是假的。

  珠宝鉴定师展会上买假货

  王小姐告诉记者,上周日她本想去展会看看最近市面上有什么好看的新宝石,却偶然间发现了商家正在出售的“坦桑石”。“因为我有一个心形的坦桑石项链,所以想配一对心形的坦桑石耳钉,又看到这对宝石的切割工艺不错,就问了问价。”每克拉1300元,王小姐说这个价格与坦桑石的市场价差不多,且在她看来宝石的颜色和形状都没有问题,所以才决定购买。

  虽然学习珠宝鉴定已有两年之久,但王小姐自己当时也不敢判定宝石肯定是真的,“只有胆子大的人才敢在展会上买,而且宝石的鉴定比玉石难太多了。”于是她就想在展会上做一个检测,可却被主办方告知没有宝石鉴定仪,对方说展会在周二才结束,所有摊位都与组委会签了合同并交了押金,如果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再拿回来。

  随后,王小姐对宝石做了专业鉴定,结果显示她买回来的四颗宝石并非坦桑石,而是价值很低的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一条该材质的成品项链也只能卖到几十元左右。于是她检查了当时商家提供的珠宝鉴定书,“鉴定书本身没有问题,但后来问了一些业内朋友,他们说开具鉴定书的这家机构不太靠谱。”

  第二天一早,王小姐带着假宝石和鉴定结果再次来到展会,却发现自己购买宝石的那家商户已经不在了。随后她马上联系了展会的组委会并报了警,在多方帮助下追回了损失。但提起这次购买经历,王小姐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当天展会确实有不少假货,没想到最后自己也被骗了。”

  珠宝展会普遍呈现乱象

  一位与珠宝接触较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多数老百姓选择在展会购买珠宝主要出于两点原因,一是价格较低,二是可选择性大。但是如果购买者不具备相应的鉴定水平,受骗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北京几乎天天都有珠宝展会,但是质量却很差,你进去看可以发现假的很多很多,而且普通人很难鉴别。”

  据该人士介绍,由于条件限制,一般的珠宝展不会在现场准备宝石鉴定仪,大多时候会请一些专家进行当场鉴定。据了解,有经验的鉴定师可以通过颜色、形状、重量等方面判断宝石真假,但是只有机器的鉴定结果可以保证没有任何差错。

  “现在的关键在于展会上购买的珠宝出了问题,消费者该找谁?商家的流动性很大,发现问题以后根本找不到人,展览期间也许还能找到主办方。但是买了宝石,三年五年以后发现这是假的怎么办?根本找不着人!”因此,该专业人士呼吁展会主办方对商户的身份和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在合约中对其加强限制和管理,一旦出现问题,主办方应该承担责任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珠宝鉴定应到具有资质机构进行

  随后,北青报记者又咨询了一家珠宝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她也告诉我们,普通消费者是很难用肉眼对宝石进行鉴定的。在无法到鉴定机构进行检测的情况下购买宝石,消费者一方面需增加珠宝知识的储备量,另一方面应在购买时要求商家提供鉴定证书,并对证书的开具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和证书本身是否造假等问题进行验证。

  如何验证商家提供的证书是否有效?“商家提供的证书上会有认证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包括相关资质认证,如果都具备了就可以拨打机构电话查询证书真伪”,工作人员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电话进行查询,这种查询方式相比网站查询造假的可能性更小。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