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国首条下穿黄河的轨道交通隧道兰州地铁1号线迎门滩至马滩区间隧道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管片安装。杨艳敏摄
1月7日,中国首条下穿黄河的轨道交通隧道兰州地铁1号线迎门滩至马滩区间隧道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管片安装。杨艳敏摄
兰州在建地铁将成为穿越黄河的第一条地铁,其下穿黄河隧道404米,河床底部埋深达到41米。这种经过长线砂卵石地层盾构穿越的案例并不多,如此高难度的工程建设较为罕见,其施工难度大,每日仅能掘进15米。
7日,中铁十六局兰州地铁该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朱贞华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与武汉、天津等地的地铁隧道土压盾构下穿不同,兰州地下岩层坚硬、卵石过大,只能采取泥水盾构下穿,并且前挖行进速度远不及土压盾构,“天津地铁隧道下穿海河的时候,一天可以前挖30米以上,在兰州达到每日15米已是最快的速度。”
施工现场,从地铁车站“天井”口俯瞰,洞深18米的车站隧道内正在进行泥水流体运送作业。盾构机泥水护壁所形成的隧道内部,直径6.48米的隧道宽敞明亮不见任何土渣泥浆,隧道内工人们对轨道正进行检测。
尽管曾在西气东输项目和南水北调项目先后两次成功穿越黄河,不过,承担此次施工任务的中铁十六局项目部负责人仍然认为这个项目“施工难度更大,以致进度缓慢”。
朱贞华说,不同于已有的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管道“穿黄”技术先例,此次轨道交通“穿黄”所需隧道直径大,加之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地下水量丰富,河床以下砂卵石层较厚,存在河水渗透、较大粒径飘石不易处理等问题,加大了施工难度和进度。
此次穿越兰州黄河的地铁隧道采用泥水盾构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泥水加压技术,旨在保证安全下穿黄河。其利用压缩气体控制开挖面的平衡,将配置好的泥浆形成盾壳作为初期土体支护,并利用刀盘切削土体,切削下来的土体进入土仓,通过注入泥浆形成流体运送到地面分离后进行渣土外运。
开工以来,这条下穿黄河隧道已掘进260米,预计在春节前后进入黄河河床底部作业。那时,“更是考验”。
即使前期已做好地铁首次“穿黄”的反复论证准备,但在施工时仍遇到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兰州地质条件复杂,卵石直径达到300毫米以上,这是施工机器未曾处理过的情况,我们也是且行且探索。”兰州地铁1号线项目部盾构经理黄渤说,现在工期与预期基本吻合,预计2016年7月完成兰州地铁1号线首条“穿黄”轨道交通的建设。
中国国务院2012年6月批准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兰州由此成为西北第2个、西部第7个、全国第29个建设和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