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杭师大培养小学卓越全科教师项目被教育部相中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15 08:28:39

  杭师大培养小学卓越全科教师项目被教育部相中

  小学三年级前不分科

  全科老师“归来”

  提起“全科教师”,相信很多人都很陌生。但也有人会说,全科教师,就是那种“数理化通吃、语文艺术天文地理全扛”,什么都会点、什么课都教的老师。偏僻乡村当老师才这么干,因为师资匮乏,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个老师,只好“被全科”。不过,近日,教育部的官网上公示了一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遴选结果》,其中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共有4个对不同阶段卓越教师培养的计划改革项目入选。而其中,杭师大的《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就提出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尤其受人关注。

  究竟怎样定义卓越全科教师?小学卓越全科教师该如何培养?杭师大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说,也许未来的小学三年级前不分科,由全科教师来给孩子们上课。

  小学三年级之前最好打破分科概念

  实际上,小学全科教师的说法由来已久,最初提出小学全科教师,确实是以农村小学校师资短缺为出发点,需要老师一人兼多科。以杭师大为例,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为丽水市定向招收与培养85名小学全科师范生。

  但随着教育的发展,也给小学全科教师注入了全新的内涵。“全科教师是指师德高尚,知识面广,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能文能武,能画能唱,是全智多能百科全书式的好教师。”童富勇说,全科教师需要能胜任小学语数科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要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的任意两门的技术技能。

  但需要区别的是,全科教师并不是说,一位老师要教语数科音美各学科,而是把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教,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

  “分科教育是为了深入学习,我们觉得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最好打破语数科,学习整体知识。因为生活就是需要整体知识的运用。”童富勇说,“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这样的诗,既是上成语文,又可以上成数学,更可以是图画课,生活常识课,如果我们的老师都有这些知识和技能,这样所有的学科就可以综合在一起教了。”童富勇以纪晓岚的诗歌《雪》举例。

  目前,国内已经有学校进行整合课程教学的尝试,如清华附小尝试将国家十几门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课程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可以迁移的方法,整合为五大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情境。在我省,最早尝试的是杭州胜利小学。2001年,当时的胜利小学校长蒋莉以美国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倡导改革教学模式,在一年级尝试包班制,由两位教师负责一个班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此举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如今,杭州的学军小学、天长小学、崇文实验、长江实验小学等名校,也着手开始这方面的改革尝试。

  在童富勇看来,未来的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模式,教师办公室应该与学生的教室、活动室在一起。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整天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父母。而全科教师教学后,一个班可能经常在一起的老师就2—3个。如此一来,全科教师可以更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但也意味着,因为没有其他老师可以作为均衡,遇到好全科教师会成就学生的一生,而不理想的全科教师会毁了学生的一生。“所以一定要培养卓越教师去做全科教师。首先是师德高尚,其次要有全科能力。”

  -链接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今年9月1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推动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还加强了分类指导:遵循不同类别教师的培养规律,分别提出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和目标要求。

  《计划》明确要求,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并对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提出深入中小学等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5年不少于1年的要求。

  各地各校还要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的比例。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纪驭亚/文 陈骁/制图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