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长给学生打饭。
杨树长的故事,很长。
独臂教师、以校为家、坚守32年……这些都是关键词,每一个词语背后都有属于这位山乡小学教师的独特记忆。
但是杨树长的故事,又很短。
杨老师一直强调自己没做什么,这么多年来就干了一件事——教书。问他多年在山区从教的感悟,杨树长说,教书是他理解和追求的幸福。
32年来,这位坚守龙泉市偏远山区小学讲台的乡村教师,如一株扎根厚土的大树,用唯一的臂膀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撑起一方知识的殿堂。
从龙泉市区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在经过一个半小时颠簸后,记者来到杨树长任教的道太乡供村小学。
下午2时多,这座位于小坡上的小学,笼罩在初冬的阳光下。一场运动会刚刚结束,孩子们正在操场上欢快地嬉戏,穿着白衬衣的杨树长正与老师们一起收拾彩旗。捡拾、合拢、捆扎……先天性残疾、只有一只右手的杨树长干起活来丝毫不输其他人。
1982年,高中毕业的杨树长回到道太乡担任小学代课老师。每天早晨7时前,他就到校,下午直接和住得比较近的学生一起放学回家,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地上门辅导功课。
5年后,杨树长被调往更加偏远的下乾小学任教。因为到乡里就要走35里路,很多代课老师教了一两年就走了,导致不少孩子无心读书,一些孩子便退学回家。杨树长决心改变这样的局面。他嘱咐学生每天早起后坐在家门口早读,每天一早,他都6时多起床,挨家挨户前往查看指点。而每天晚上,则去学生家里辅导功课。这种家校一体的教学方式,很快赢得家长和学生信任。第一年统考成绩出炉,他学生的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
“教书育人就跟种田人一样,看到庄稼长得好,我心里就特别高兴。”杨树长说,这是当老师的最大快乐。
现在,他的小家就在供村小学的教师宿舍里,进门就是厨房,一旁放了一张桌子,里面是卧室,陈设比较简陋。
教书,一直是他最钟情的事。1993年,根据当时的政策,有一批代课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转正。面对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杨树长兴奋得整夜没合眼。但得知想要考试就得进城学习20天,他犹豫了,因为学校只有他一名老师,没有他,孩子们就不得不停学,他只好放弃了这次考试转正的机会。直到1996年,杨树长凭借自己的教学成绩和多年来对教育事业的付出,经过相关部门领导投票表决,被破格转正。说到那些年的一波三折,杨树长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教学,只要能教出好学生,即使一辈子当代课教师都行。”
随着教学点撤并,现在,杨树长调到供村小学已经7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吃住在校、以校为家,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当老师的单纯愿望。道太乡是龙泉面积最大的乡,交通不便,全校70多名学生,其中住校生50多人。身兼学校的总务处主任,杨树长俨然是这个大家庭的内务管家。
每天学生们就寝后,他总是一间间教室、一条条走廊检查。早上起床,他一只手拎着扫帚把操场扫得干干净净。“对学生、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杨老师都关照得非常仔细。”供村小学校长季光伟深有感触地说。
寒来暑往,杨树长的鬓角已经染上风霜,但他依然勤勤恳恳地耕耘在大山里的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