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杭州优秀生的厌学问题增加 二胎问题成新困惑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29 08:22:55

  杭州市有个特别的公益热线,面对全市的大、中、小学生,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

  这个热线,全名叫“杭州市学生心理热线”(87025885),由杭州市教育局主办、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热线的电话号码很好记,末五位“25885”其实是“爱我帮帮我”的谐音,蕴藏着创办者的心愿。

  今年,热线已经满二十岁。从1994年10月8日开始,帮助过的学生、家长已经超万名。

  二十年里,先后有超过60位志愿者老师坐镇位于杭二中东河校区的“大本营”,在每个工作日晚上6:00到9:00进行热线服务,每周六下午1:30至5:00进行面对面个案辅导。

  昨天下午,杭州市学生心理热线进行了二十周年的研讨会,负责老师从这些年来的热线来电者、来访者的统计中,梳理出杭州学生、家长这二十年来的心理冲突、矛盾,在这些统计中,蕴含着这些年杭州学生心理问题的变迁。

  打电话来的女生远远多过男生

  二十年的学生心理热线,积累了很多材料。

  杭州市教科所的科研员、负责心理热线的黄泽军对这些年的热线来电、来访者做了统计,特别着重近十年来的统计分析。这些统计,也可见杭州学生近十年来的心理变迁。

  从2004年—2014年,杭州市学生心理热线平均每天有2个电话,1.5个面对面个案辅导。打来热线咨询的女生(占69%),远远多于男生(占31%)。

  十年每个月的平均来电量,上半年多于下半年,其中3—6月来电量比较集中,“考试之前有明显增加”,说明学生的考试压力仍然很大,下半年的9—12月,则比较平稳。

  十年中,热线的来电者,中学生最多,平均占35%,“之中比例较高的是高中生”,其次是家长,平均占31%。这十年来,家长来电占的比例一直在增加,2013年的统计数据,家长占了41%。黄泽军分析说,家长来电量增加,一方面是通过校讯通告知家长“有问题可以咨询心理热线”的效果不错;另一方面,这些年学校的心理辅导站铺开了,学生想多心理咨询,很多在学校就解决了;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更在意,也更焦虑了。

  优秀生的厌学问题增加明显

  来电者的问题类型,这些年也越来越多样化。平均占比例较高的是学习方面和人际矛盾方面,同占16%。

  学习方面的问题,十年来也一直在增长,在2013年,占比上升到了25%,其中,厌学的问题很突出。如果说,之前是学习方面成绩不好的学生来电倾诉困惑比较多,近几年有厌学问题的,则很多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韩似萍说,成绩好的学生厌学,是最近几年比较明显的问题。这些学生虽然读书很努力,但很多没有想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努力”,这就成了他们的人生困惑。而这些学生因为自控力强等原因越是“掩饰”得好,压力也会越来越明显。

  人际矛盾中,困惑比较多的有异性交往、同伴交往、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几个方面。

  比如亲子关系,“很多妈妈来倾诉自己管孩子多不容易,但其实,恰恰是因为妈妈管太多,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

  很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挫折压力方面问题十年来平均占6%,但逐年来一直在上升,2013年的比例达到15%。“现在学生面对挫折的耐受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往往就退缩了,不知道怎么应对。”黄泽军说,有些孩子甚至有身体上的症状,胃痛、肚子痛,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其实,就是心理上的冲击大。

  二胎问题是最近的新困惑

  一年年的心理热线咨询,也有很多新话题。二胎的困惑就是“新问题”之一。

  有个重高的高二学生,妈妈怀孕了准备生二胎,和孩子商量时,孩子很难接受,说:“给我出国手续办好就行,我也不想要这个家了!”

  还有个高中生,因为妈妈二胎,觉得“父母不要我”,一定要求“住校”,住校后发现学校条件不好,又要求回家。热线咨询的辅导老师说,现在的孩子个人意识很强,“二胎出现,对大孩子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大孩子的年龄比较大时。”

  浙江省曾做过一个统计,遇到困惑、心理问题时,有意识向专业人士求助的学生只占24%左右。“这是一个远远不够的数字。希望更多的学生,都有倾诉和求助意识。”韩似萍说。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金丹丹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