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丈夫参加AA制聚会抢掏3千元 媳妇称其穷大方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08 10:36:03

  抢掏钱漫画/刘挺

  十一长假,少不了各种聚会。对于家住城东曹家巷小区的小胡来说,两场聚会下来花了家里近半个月的收入不说,老婆还差点回了娘家。小胡感叹,自己不该一时冲动将财政大权转给妻子小高,同时他也想问问,家庭中应该谁管钱?

  AA制聚会丈夫抢着垫钱

  妻子觉得他是“穷大方”

  27岁的小胡和26岁的小高结婚不到一年,但小胡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妻管严”,小胡说自己的银行卡、信用卡甚至连超市购物卡都是交给妻子小高保管的。“我们单位发了现金,我也都拿回去交给媳妇。现在想想真该给自己留点私房钱。”

  十一同学聚会频频,小胡每次都带着妻子出席,但每次同学说好的AA制,小胡都抢着先让妻子把钱垫上。

  两场聚会下来,两口子花了3000块,但小胡的同学却没有一点还钱的迹象。为此小高非常不高兴,觉得丈夫没什么钱却非要在外面显摆,就是“穷大方”。

  “我们俩人每个月收入加起来才刚七千块,聚会就花去了近一半。我们每月还要还1500元的房贷。现在我希望他把钱要回来,你知道有多难?”昨日,小高说。

  现在小胡也很无奈,一方面碍于面子难以向那么多同学一一开口要钱,一方面妻子天天在家和他闹别扭,要回娘家。小胡也有些后悔,“我不该那么冲动就把钱垫付了,现在自己骑虎难下。”

  记者采访了4人

  两名80后将工资卡交媳妇

  都市中不少家庭都是男女双方都有收入,并且收入差不多,那么这样的家庭谁来管钱?昨日,华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4个不同年龄段的已婚男士,看看他们家谁管钱。

  他们分别是“20后”88岁杨先生、“60后”54岁强先生、“80后”32岁高先生、“85后”25岁邰先生。

  结婚不到三年的高先生和邰先生都老老实实将工资卡交给妻子,妻子定期给他们发一些“生活费”。“媳妇管钱我放心,她很能攒钱。放到我这里,估计月底就没啥结余了。”邰先生说。

  而杨先生和强先生则不同,他们会给妻子一笔生活费,剩下的钱自己保管着,和老伴各花各的。“我们结婚几十年了,我会每个月给妻子一笔钱,让她作为家庭的日常开销。我们都是各管各的钱。”强先生说。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谢雨锋说,现在家庭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对于大多数工薪族,财务管理多是男女一方主管,主要是通过协商来支配收入,会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对家庭的影响。还有一种是各自经济独立,但家庭支出都各自分担一点。

  “我也遇见过一些家庭,家中谁更有经济头脑,谁来管钱。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经济财务是大家的,无论是哪一种支出都要站在家庭的角度去支出。”谢雨锋说。

  调查表明

  三成家庭由妻子独揽财政大权

  俗话说,“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近日有银行与咨询机构联合发布了一份有关都市女性理财话题的调查。

  调查表明,都市家庭中,75.3%由妻子参与管理夫妻收入,其中,33.6%的家庭是妻子独揽财政大权,由此看出,“她”在家庭中的经济权力正快速崛起。

  在家庭中,谁管钱比较合适呢?调查表明,老婆管钱能提升夫妻幸福感、家庭和谐度。参与家庭经济管理的都市已婚女性,她们对家庭的满意程度远高于“丈夫主管型”。有趣的是,丈夫的幸福感同样取决于妻子是否管钱,当妻子主管或者协管家庭经济时,丈夫对家庭的满意程度更高。

  为何在中国家庭中,男人更愿意将钱交给女性管理?谢雨锋认为,这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处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造成的一种习惯:男人养家,在家庭中的地位较高,女人管理内务,像家庭财务这种活自然交由女人来管。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男主外女主内也已经是过去式。家庭财务管理表面是一个数字问题,实质反映着夫妻的情感问题。谁掌管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家庭的方式。”谢雨锋说。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 记者 郑唯舒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