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的翠苑社区里,有一位人气火爆的老奶奶达式华,居民们称她为“一辈子的白衣天使”。在近30年的义诊生涯,她帮社区里的600多个居民看过病,记录过30多本病人诊断本。这个细心的、热情的、浪漫的88岁医生说,“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是她一生的座右铭。
国庆期间,达医生的工作室依然人气很旺。早上,记者来到了这个小“医院”,门未开,就听到了达医生叮嘱病人的声音。“老王啊,你这血压有点高,得注意。下次把药带来给我看看。”走进房间,眼前的这位老太太,穿着一身红格子衬衣,一条黑色的运动裤,长相清秀,头发半白,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达医生是南京人,年轻时当过华东军区医院护士长,也当过赤脚“全科医生”,优秀的医术曾获得过陈毅司令员的夸奖。说起这一点,老奶奶一脸回忆的样子。
“当年陈毅司令员还邀请我跳过舞呢,结果我紧张地踩了司令员好几脚。司令员反过来安慰我说没关系,脚大不怕踩。”达医生哈哈大笑起来。
1980年,达医生光荣离休后随丈夫搬到翠苑一区,成立了“达式华工作室”,管牢社区里的高血压患者。
每周二和周五是固定的义诊日,达医生早上5点多起床买菜,然后去工作室打扫卫生,8点不到陆陆续续的社区居民就赶来了。50、60位算是人少的情况,忙的时候100多个人,10平方米的工作室根本不够坐,经常需要去隔壁借两张小凳子。
“来达医生这里量血压的人特别多,有一次人太多了,我就去门外转了一圈。结果转了三圈都还没进去。”一位正在量血压的居民说。
这是一个心细如丝的医生。
达医生的工作桌上,有四本印有社区“东南西北”标签的厚日记本,这些日记本里,详细记录了社区里600多个病人的血压情况、住址和联系方式。碰上血压高的病人,达医生会用红色记号笔标注。像这样大约400页的日记本,达医生有30多本,摞起来有一尺多高。
今年年初,达医生还花钱去超市买了360多本小本子,然后仔细地写上患者的姓名。达医生戏称,这是社区里的病历本。
“每次在小本子里记录下血压情况,拿去医院,医生会更加明白。如果居民吃了什么药,写下来,我还可以帮忙看看。”达医生说。
这是一个把社区居民当成家人的医生。
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达医生办公室里有一面时时更新的健康资讯公告栏。每个月,达医生都会把书中的健康知识记录下来,拿去打印店出来,供居民观看。现在,打印店的人远远看到达医生,都会亲切地迎上去。
而达医生家的电话也被居民称为社区里的“市长电话”。每天,总有5、6个病人打电话来请教。有时候,碰上吃不准的情况,达医生会记录下问题,晚上问问同样当医生的女儿女婿。
说起这位义诊近30年的医生,社区居民陈华凤每每双眼通红。“当年,我怀孕的时候,好几次出现早产征兆,达医生为了我,每次都冒着酷暑,蹬五层楼梯来看我,我很想喊她一声妈妈。”陈华凤再一次红了眼眶。
现在,达医生已经有了4个接班人。不过闲不下来的她说,只要她耳聪目明,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这也是一位浪漫的医生。
今年年初,97岁的老伴生病住院,病痛的折磨让老爷子的心情不大好。达医生着急起来,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情书。“我得让他知道,我们全家都爱他。”达奶奶说。
看完情书的老伴一直在颤抖,还用英文回了一封信,告诉达医生,爱她一辈子。写完后,他轻轻地将信纸折好,还亲了好几下。
达医生不好意思起来,随后看了看手表,“哎呦,我家老头子还等着我吃饭呢,我得回去了。”说完,达医生拎起一只蓝色的环保袋,脚步急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