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站在执政党的角度、从治国理政的高度,置身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的视野,指向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以及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连接,这对国家和社会以端正心态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有重大启示。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尊孔批孔的历史章节,在历史上也是翻过来翻过去。孔子和儒学经典论述,都摆在那里,在历史的对待中为什么起伏不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同时期国家社会各个层面的态度、认知、需求起伏不定。孔圣人,孔老二,“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儒以文乱法”,对待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高可以到天上,低可以至尘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果我们承认对待传统文化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国家意识和社会共识层面要有明确认知和主张,并经得起历史检验。
这种认知和主张,既不是下唯我独尊的预言,像有人说的“质而言之,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有似希腊文化在近世的复兴”那样,也不是作妄自菲薄的悲叹,怀疑中国的文化基础。而是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轨迹中,在精神活动、理性思维、文化成果的历史进程中,把文化精髓堂堂正正讲清楚,把文化糟粕干干净净剔除,恢复对传统文化的客观认知,自信大方、心态端正地汲取传统文化养分,以自身的发展贡献于人类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孔子和儒学的感情很复杂,困于一隅。学术界喜欢的人,方式和主张都极为奇特,不喜欢的,则心怀忧虑。对于一些信奉者,“半部《论语》治天下”还嫌不够;不信的,几乎要怪孔子和儒学坏了中国文化的根。认知的巨大落差,现实的巨大反差,对应的正是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基本共识的模糊,提醒的正是在深层确立共识、以端正心态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必要。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但不是全部。习近平总书记说,“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航向、精神给养的角度看待“传统文化”,是把解决现实难题的重要启示定位在“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坐标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摆在恰切的位置。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是把好的东西导引到现实中来,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以此观照,一些层面的“孔子热”和“国学热”,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一些“祭孔”活动,文娱表演性质、商业性质居多,各种开发旅游、招商引资等活动,别的心思多,文化心思少。儒学不包治百病,也不是万能钥匙,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最终是要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连接中汲取,让积累、储存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现实和长远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汲取传统文化,也不是关起门来汲取。有益于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前人的传承,也有今人的创造,有我们的作为,也有别人的贡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小到学术研究,大到治国理政,以端正心态待之,还包括视野的开阔、心态的开放、思虑的深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