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悬疑新闻”的话题不断引发社会热议。有读者留言,“每次看到标题里带有‘疑’‘或’‘传’就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点开呢?”有网友跟帖,“这样的新闻当笑话看看就行了。”还有人一针见血地指明推波助澜者的微妙心态,“懒,又不肯负责,还什么都想占便宜。”
毋庸讳言,“悬疑新闻”与新闻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容易误伤报道对象,对新闻当事方造成困扰或名誉损害,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进而言之,如果任由个别媒体在热点议题、公共事件上演绎悬疑剧情,不仅可能扰乱舆论秩序,也将打破人心安宁,有损社会安定。更可怕的是,其危害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
大众媒体如同一盏盏探照灯,光线聚焦到哪里,显著性就会在哪里突显。新闻报道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关注与认知,极易让受众感染情绪上的“流感”。例如,大众媒体对自杀的不当报道会诱发更多的自杀行为,就一再验证了“维特效应”。回顾新闻史,19世纪末的美国报业曾深陷“黄色新闻”泥潭,一些报刊让笔法煽情、内容低俗的新闻充斥版面,制造了大量不实信息,教训也非常深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如果“瞭望者”不能负起责任,反而借助手中舆论平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误导公众,社会这艘航船又怎能顺利行进、抵达梦想的彼岸?
仔细推究,“悬疑新闻”之所以尚有生存空间,还在于一些媒体自以为看准了监管的界线,摸清了受众心理。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依法从严打击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高压态势之下,有的网站虽不敢明目张胆说谎造谣,却大打擦边球,玩起了“悬疑”游戏,游走在谎言边缘。少数媒体从业者唯恐天下不乱,甘当“搅局者”,一切以博取关注为出发点,对“策划新闻”洋洋得意、津津乐道,责任意识淡薄。凡此种种,实质是在利用公众的知情欲,消费媒体的公信力。
置身喧嚣的时代,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内心的宁静。防不胜防的“悬疑新闻”,给传播流注入杂质,让舆论场掀起波澜,无故给公众增加了不确定感。任何社会都需要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任何个体都愿意追寻充盈美好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尤应牢记社会责任,多做新闻舆论的净化器、稳定器,而不是模糊信息的助推器、扩散器。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也不能光在嘴上当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背地里却对制造“悬疑新闻”乐此不疲;以实际行动捍卫新闻真实,才是对敬业、诚信的最有力诠释。
有句话说得好,每一朵雪花都应愧对雪崩,如同每一根蜡烛都应擎起光明。新媒体时代,小小指尖上的每一次转发或评论,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正因如此,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守土尽责,注重提升媒介素养,多一分怀疑与审慎,我们才能彻底铲除“悬疑新闻”滋生的土壤,涵养一个好的舆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