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浙江小学教材古诗文数量不变 今后中考古诗文比重还将增加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9-18 08:07:14

小学四年级(上)的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

  浙江小学现在普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近年来古诗词的篇目没有删减,具体数字是:小学一到六年级古诗词合计69篇,古文5篇。

  明年9月,人教版将启用新教材,古诗词和古文内容有无增加或删减,目前还未确定。

  不过,有一个明确的消息是,不管教材如何变化,古诗词和古文在浙江中小学的比重都将增加。

  2013年8月,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浙江教育厅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指导纲要》,组织专家遴选出690篇经典诗文作为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诵读推荐篇目”。

  省语文教研室一位教研员透露,未来浙江中、高考,除了教材规定篇目外,还将适当增加古诗词、古文的试题量、分值。

  “估计近期就会有消息发布。”这位研究员说,“具体增加哪部分内容,由市一级教研员来选。”

  六年139首古诗

  是浙江小学生“起步价”

  浙江的小学,普遍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这套教材里,上海一位语文老师统计一到六年级古诗词总合计有69篇,古文总计5篇:

  一年级古诗词:10篇;

  二年级古诗词:9篇;

  三年级古诗词:10篇

  四年级古诗词:11篇

  五年级古诗词:9篇,古文2篇;

  六年级古诗词:20篇,古文3篇。

  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用一个中午时间也统计了这套教材,数目的确如此,不过教材里真实的古诗词含量并不止这些。

  “除了这些完整的篇目,在《语文园地》里,还零散分布着一些古诗词,就是一些经典句子让学生背诵。这些要求是不考字词,也不考理解,只考默写。”

  把这些古诗词和单元课文中完整的古诗词加起来,浙江通用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词真不少。“一到六年级,就有100多篇了吧,有些老师还会根据教材中诗词内容进行拓展。”蒋军晶大致算了一下。

  “新课标还推荐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虽然不作考试要求,但据我所知,小升初时,有些民办中学面谈都会用到,所以现在小学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背诵。这样加起来,起码,小学六年背诵的古诗最少也在139首以上。”

  蒋军晶比较认可目前古诗词在教材里的含量。“我们还是要尊重儿童的接受规律,并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小学开的古文选修课

  比课堂上的内容有趣多

  这几天,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的选课结果出来,成语古文屋成了点击率最高的课程,此外诗歌、文言文也很抢手。

  这让语文老师张虹有点意外,因为同学们在小学阶段对古文的接触其实很少。张老师今年教6年级,除了接下来要学的3篇小古文,之前的教材里,她的学生才读过2篇古文。

  张老师承认,在平时的教学中,孩子对诗歌和古文的兴趣并不大。所以,“这次的选课,倒是个惊喜的信号。”张虹说。

  杭州采荷二小的校本课程之一“翰墨书香”,也有古诗词的学习。课程由骨干教师专门编选教材,制作PPT,完成教学设计,定期安排“经典诵读”,由资深教师利用广播统一带动整个年级一起诵读。

  杭州天长小学的校本课程《东坡文化课程群》,也包含大量的经典诗词诵读。选修的学生也很多。

  长江实验小学,针对古诗词有一整套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覆盖1到6年级,利用早自修时间进行扩展阅读。

  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几位语文老师自己编写了一套《经典诵读100课》,一套6册,由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包含古文、古诗、古曲、古词、对联、字谜等内容。

  刘发建老师是《经典诵读100课》的编者之一,谈到当下“古诗文要不要退出教材”的热门话题,他的意见是,“不赞成删除”是一种导向,而如何做好古诗词教学,这个可能是浙江、杭州应该探讨的话题。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王玲瑛 徐洁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