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3咆哮
民警清好嗓子,准备下一轮电话。接通,刚说“你好”俩字儿,电话那头传来狮吼一般的咆哮:“说了几遍啦!我-不-买-房-子,穷光蛋一个。打错了……”
类似的电话还有:“装修已经完了,不再装啦!唉,对了,我电话你哪弄的……是不是开发商卖的?”
“我们是沙坪坝的警察,你一个好朋友的身份证掉了……”民警果断打断对方牢骚,抓紧讲话。
“骗得了谁啊?哦,她东西掉了,关我啥事!”
嘟嘟嘟……电话断了
反应4卖萌
为尽快找到失主,民警没有气馁,继续翻找其他的号码。“喂!”电话那头是个中年妇女的声音。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大姐了。
这一回,对方果然没有挂断电话,警察的自我介绍完整地传过去。“嗯,啊,哦”对方似乎一直在用一个字的语气词应付。
“喂?大姐你在吗?”民警刚要说正事,电话那头突然没有了声音,听上去像听筒被什么捂住了。
“喂,喂,听得到吗?喂?”
“喂,你找哪个?”电话那头,声音甜美、稚嫩,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听起来挺像十来岁的小女孩。
“小朋友,你妈妈呢?刚才是你妈妈呀……”
“我爸爸妈妈都不在!”说完后,啪地挂掉。
两位警察顿时被雷得里嫩外焦。
“电话那头大变活人,大妈逆生长变出个小娃儿。以前找失主遇过囧的,但没见过这么囧的。”刘警官说。
反应5装傻
21:50左右,刘勇拨通清单上唯一有名有姓的电话——一个叫“石根生”的人。它在众多号码中比较靠后,归属地也是湖南,也姓石,两人或许是亲戚。
“认识,不是很熟,一个村的!没得联系方式。”对方得知民警在重庆后,答应帮忙向失主父母问一问联系方式,一会儿回电话。
哪怕是一个村的也好,至少有点希望。时间过的很慢,越等感觉时间越慢。
20多分钟过去了,民警再次拨通石根生号码。电话那头变卦了,说失主的父母都是农村老人,没有文化,搞不清楚女儿的联系方式。挂了。
线索断了。这是最后一个可能找到失主的电话,清单上剩余的都是网友的电话,找到失主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既然是同乡,肯定认识失主的其他亲人,一定有办法!再试一试。
“麻烦你帮忙再找找其他人,看看有没有办法,钱包里有她的身份证、银行卡,很多票据,丢了相当麻烦,你托人问一问她呢!”民警将他们的地址留给对方。
“好吧,我再想想办法,你先等一会儿!”对方语气似乎有些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