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航空专家谈8天3起空难:不存在空难高发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26 09:04:13

 

  张维:

  的确如此。在天气不好的时候,航空公司有的时候就是可能会迫于乘客的压力而进行一些飞行,但现在,绝大多数的航空公司它都有相当高的对于天气和安全的标准。在连续发生事故之后,航空公司无疑会更加严格的执行这种最低放行标准,而使乘客在飞行过程当中,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安全。同时,乘客我相信在看到了这么多事故之后,也可能更加能理解航空公司,基于天气原因为了大家的安全,而作出延误或取消飞行的决定。

  白岩松:

  在这儿要格外的插一句话,航空公司不能因为说现在这种安全的因素就这个取消了之后,不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反而更要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说服乘客去接受你为了安全所作出的这样一个决定。

  那么张维,就下来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全世界很乱,包括其实马航在乌克兰上空的这种坠毁,现在很多人分析它可能跟这块不安全的这种地区紧密相关,而这一次阿尔及利亚的飞机,最开始人们也曾经有猜测,说这是飞过马里的战区等等。世界不安全的地方越来越多,对于民用航空的挑战是什么,禁忌应该增加什么?

  张维:

  首先这个“危邦莫入”,这都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常识。那如果知道这个地方有潜在的风险,你还要从这儿飞过,或者换一个角度上来讲,因为一个主权国家对它的领空是具有它的安全责任的,那如果你明知你的领空不安全,你还开放给别人使用,那么你自己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

  那对于航空公司来讲,它在做航线计划的时候,现在的安全形势它是很清楚的,它是可以做出一个规避的这样一个模式。但是如果航空公司在经历了这么多的,7月份这么多的空难之后,我相信航空公司会更理性的规划它的航线,可能不为了超近道而一定经过一些相对危险一些的区域。

  而与此同时,各个国家这些危险地区的,关于禁飞的设置,或者说无论是国家本身,军队本身,还是航空公司本身,也会做出一些更加多的缜密的思考。

  白岩松:

  这儿还有一个问题,今天媒体也在报道说,这三起空难的飞机的服役的时间都超过了10年,最少的13年,最多的可能已经到了18年,这跟空难有关系吗?还是完全是一个联想?

  张维:

  其实我个人认为是关系是不大的。因为现在民用飞机,无论是麦道飞机,是ATR飞机还是波音飞机,它们都有一个自身设计的寿命,每一架飞机在每年都会进行它的年检,每一架飞机一定是属于适航的状态,就是适合飞行的状态。只要这架飞机被相关的民航部门宣布是适航的,那么它在安全,在技术上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只是当这架飞机的寿命达到它最大寿命的时候,那它是会要被强制报废的。那现在我们在航线上飞行的这些飞机,绝大多数的适航当局都是比较负责任的,那么会保证这些飞机的适航状态。当然有一些飞机甚至是一战时候、二战时候制造的飞机,现在还在飞行,它也有特许的适航状态,就是监管部门认为它是安全的,就是我们对这十几年的飞机,应该是一个正好处在性能比较稳定和平稳的状态的飞机。

  白岩松:

  最佳状态的时候。接下来我们要关注,八天这三起空难,现在调查的这种主动权,其实是否也在提醒全世界的这种民用的航空,在相关事故调查的时候要发生改变?

  杨光本台记者:

  我身边的这些行李本应该跟随他们的主人,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而如今它们却孤零零的躺在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州。

  解说:

  MH17航班属于马来西亚,坠毁地点却在乌克兰境内,遇难人数最多的却是荷兰乘客,这起空难的调查,注定异常复杂。随后发生的中国台湾客机坠毁事件,虽然遇难乘客大都来自台湾本土,但昨天,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宣布,作为失事客机,ATR-72-500制造商所在国的代表,该机构的三名调查人员和失事客机制造商ATR公司的三名技术顾问,已于当日赴台湾,协助当地民航部门,就客机失事事件展开调查。而坠毁在马里的,AH-5017航班属于阿尔及利亚航空,但其中近一半的遇难乘客都是法国人,因此法国和阿尔及利亚成了搜寻失事客机的重要力量。

 
 

  

来源: 《新闻1+1》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